为增进杭嘉甬三地四校的沟通与交流,在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出台的背景下,由省教研室附小教育集团主办,联合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嘉兴市友谊小学、浙江省四明山红军小学共同开展在“学教评一致性理念下”的课堂改革研讨活动。
11月29日上午,三所兄弟学校的代表教师们齐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田巧玲校长热情地介绍了附小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办学理念等。进入校园,在学生小导游的陪同和讲解中老师们倍感温馨,仔细参观了精致又充满文化底蕴的附小校园。
语文专场:教学实践与观摩
29日下午,省教研室附小教育集团的汤景老师,为三年级孩子们带来了《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一课。汤老师整体关照,统筹设计,在“精读课文”学习观察、“交流平台”归纳梳理、“初试身手”尝试运用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情况,帮孩子们打开思路,唤起学生的快乐体验,激发孩子们用文字记录“缤纷世界”的欲望,感受语言的魅力。
第二节课,由四明山红军小学的李青老师执教《司马光》,李老师灵活施教,学法为上,引导孩子们用已知方法疏通文意;根据字词意思确定停顿,推测读音,并能尝试联系上下文推测字词意思。李老师巧妙运用朗读诠释课文内容,让学生跟随她的声音,捕捉强弱、急缓的变化,在脑海中再现人物形象,还原故事场景,进而带动人物品质的理解。教学感性而艺术,和谐而动人。
语文专场:专家引领明确方向
课后,本次语文专场特邀嘉宾,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余琴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专家引领。余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四校联合研讨活动的精心设计,对语文专场的主题定位给予了高度赞赏。同时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语文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让全体与会老师收获满满。
数学专场:同课异构《认识周长》
30日上午,嘉兴市友谊小学的沈俐老师和宁波镇明小学的田富敏老师,通过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展开了同课异构式的探究教学展示。
沈老师借助“A、B两块菜地围篱笆,哪块菜地所需篱笆更长”这一驱动型任务,激起孩子们深入探索的兴趣,在主动研究中充分培养量感。通过描一描、剥一剥、量一量,在对比辨析中帮助孩子们理解“周是封闭图形一周的边线,长是长度累加后的数”,周长概念的本质得到了凸显。
田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描一描”、“辨一辨”、“比一比”等活动操作中强化“一周”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测量比较两个图形一周的长度,探索测量方法,感悟测量本质,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与认识。最后在“变与不变”中,深化概念本质。
数学专场:卷入式评课议课
与以往传统的教研活动不同的是,本次采用卷入式教研的方式,各校数学教研组踊跃分享关于《认识周长》一课设计的初衷与教学思考。同时各校教师也在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田佩章老师的引领下,找准本课的正确定位并进行现场改课,人人带着问题观课、聊课。本次数学专场活动通过专家指导、互动研讨等形式,真正将“卷入式教研”做深做细。
通过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为三地四校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借鉴共同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各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并且更有效地推动了课改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