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照顾宝宝有帮手,11家普惠性托育机构开在家门口;社区里就有家庭养育照护课,权威养育知识轻松获取;秀洲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做好生长发育监测,提供个性化指导,让家长无后顾之忧……
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托育服务,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近年来,随着更多“90后”“95后”成为父母,他们希望家门口拥有更精准和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同时,秀洲也在突破托育方式的转型。
如何破题?秀洲给出了多元解法。
政府主导,打造普惠性托育园
设施好、费用低、托管时间长,是目前许多家庭对婴幼儿托育的需求。普惠托育服务,替年轻家长分担带娃的时间和成本,是秀洲在“幼有善育”这道民生考题上的突破口之一。
曾洁晴家住在秀清社区,她儿子刚被送进了家门口的普惠性托育园,成为首批入托幼儿。“如果没有托育园,我可能很难去上班。”产后6个月,她母亲回了四川老家,她不得不一个人带娃。
前不久,曾洁晴找到新工作后,开始着手为儿子寻找合适的托育园。“合适”体现在诸多方面,价格、距离、环境、师资……她告诉记者,她考察了附近不少公立、私立托育园,也心动于一家宣称“蒙氏教育”的托育机构,但每月1万多元的价格让她望而却步。几经权衡,每月收费1000多元、离家近的秀清社区托育园成为曾洁晴最终的选择。
记者从秀洲区卫健局人口家庭与妇幼老龄健康科了解到,当前,秀洲共有11个公办普惠托育项目点,拥有托位数695个,实现了公办托育机构各镇(街道)全覆盖。今年,秀洲在原先的基础上,将“普惠性托位供给扩增项目”纳入区民生实事,进一步扩大托育服务供给。
今年8月,秀洲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在秀洲区妇幼保健院挂牌成立,承担了婴幼儿早期发展及0至3周岁儿童保健、托育从业人员培训、托育产品研发和标准设计、托育服务和辖区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工作监督管理指导等功能,免去家长的后顾之忧。中心还设有托育园,拥有40个托位。
在此基础上,秀洲还不断探索公办托育服务运营新模式,推进全域托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新城街道主推“社区普惠托育+社区家庭养育照护阵地”服务模式;高照街道运河未来社区创新“一老一小”服务理念,探索构建“养老+托育+卫生”一站式整合型服务载体;油车港镇通过政府委托国企,利用国企资源进行开发建设运营,开启了国企托育新模式……
卫教融合,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
如今,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机构正在秀洲落地生根。记者了解到,秀洲除了在全区开设普惠性托育园之外,还创新方式方法在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
12月11日,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位于秀洲区的嘉兴市实验幼儿园托育园的孩子们正在贴小纸条,上自然课程,玩得不亦乐乎。
这个学期开学后,嘉兴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颜华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压力:“今年9月我们刚开启托班,短短两小时,20个学位就一扫而空。”身为园长,她常常直面许多家长的焦虑与诉求——“孩子能不能进托班”“托育服务质量好不好”“收费贵不贵”。
“对于不少家庭而言,这些就是决定他们生不生二孩、三孩的重要因素。让家长既能安心托又能普惠托,推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接受的托育服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这样的结论来源于颜华27年的办园经验。
数量上来了,如何平衡质量?颜华说,如今的托育行业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帮忙看孩子”。“我们有大班的孩子带托班的孩子一起玩,以大带小,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她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托班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记者看到户外活动占了大部分时间。
“其实对于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有质量的游戏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每天要保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颜华说,幼儿园的托育课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走进大自然的活动来加强家园共育,“托班绝对不是小班的‘小化’‘弱化’,不是去进行超前教育,需要专门系统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经过科学照护的幼儿,在进入小班以后,会有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进入群体也会主动交流,语言、运动等各方面会更有优势。”颜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