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学教关系,展示“向学而教”研究和实践成果,11月24日,浙江师范大学第七届“向学而教”名师论坛暨高质量育人研讨活动小学语文专场活动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顺利举行,活动主题为“‘向学而教’——思辨性阅读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省特级教师,嘉兴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晶老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嘉兴市名师蒋清锋老师现场指导与展示;秀洲区研训中心王祖英书记、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琦敏老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姚水虹书记、夏雯副校长和全区各学校的一百余位骨干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新实践·碰撞思维
第一节课,由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年轻的计烁嘉老师执教五年级《古人谈读书》一课。
计老师从单元视角出发,创设了孔子讲学的情境,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了“我的读书之旅”研修手册,带领孩子们开启读书之旅。课堂中,计老师抓住核心问题——“孔子到底讲述了哪些读书之道”,引导学生在多种方式的读、悟、写、讲、说的过程中明晰孔子的各种读书态度与方法,随后又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朱熹的读书之道。整堂课情境古朴,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朗读文言,理解内容,明晰方法,提升能力,经历了一段“启而不牵”“蒙而不蔽”的精彩过程。
第二节课,秀洲区学科带头人、秀洲实验小学的程赟老师执教四年级《王戎不取道旁李》。
程老师以图文猜人物入课,引导学生了解单元整体,并创设了“识俊杰,辨智慧”的单元情境。在学生熟读文言之后,程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面对“多子折枝”时不同人物的表现,通过“读、演、思、辨、说”等策略,引导学生厘清王戎“不动”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历程。随后,程老师又以“讲俊杰故事”为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讲好故事,背诵文言。课堂上,学生兴趣深厚,思维活跃,学得既扎实又盎然。
细点评·廓清迷雾
精彩的课堂展示后,秀洲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琦敏老师就两节课展开了针对性的点评。王老师依据主题首先为与会人员厘清了“思辨性阅读”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两个概念,指出了其共同与不同之处;其次,王老师从“时代进步的需求、课程改革的要求、区域发展的追求”三方面入手,指出了思辨性阅读的价值所在;最后,王老师以两堂课为例,提出了“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奠定思辨基础;在核心问题的确立中启发思辨意识;在学习任务的进阶中提升思辨能力;在文本特色的展现中培养思辨精神”这四条促进学生思辨阅读的实施路径。王老师的点评从概念厘清入手,为老师们点明了主题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特别是对思辨性阅读活动实施路径的展开,更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
巧设计·启思赋能
下午,浙江省教坛新秀、嘉兴市名师蒋清锋老师执教六年级文言文《书戴嵩画牛》。
蒋老师以“五星挑战”为驱动性任务,在不断升级的进阶学习中,引导学生经历经验互享、模拟演绎的学习活动,从而逐渐读准、读通、读懂、读好文言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蒋老师始终关注学生的主动思考,抓住关键词,不断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辨析,在想象中启发思考,最终立足学生真实的思辨,在思辨中习得理解之法,在思辨中疏通文言之意,在思辨中明晰故事之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不断被拓宽和延伸,展现了文言文阅读的生动性与深刻性。
精引路·高位引领
精彩的课例展示之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嘉兴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晶老师为老师们带来了专题讲座——《单元统整视域下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文言文教学》。
刘老师首先帮助大家明晰了22版课标中“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等概念的内涵与逻辑价值;随后又以单元为例,讲述了以“单元间联结”“单元内联系”为策略的单元统整路径;最后,刘老师以三堂文言文为例,提出了“单元统整视域下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文言文教学”的四个要求——“明目标、辨元素、清梯度、精设计”,特别是对文言文教学的设计,刘老师更是提出了七条策略。刘老师的讲座站位高,指向明,就当下思辨性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单元统整视域下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文言文教学,指出了其具体的教学路径,为老师们后续的教学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向学而教,为生而教。本次活动从老师们的教学实际出发,通过课堂观摩、专家引领的方式,加深了老师们对教学的理解。课标引领,专业赋能,在高效课堂的追寻中,秀洲“小语人”将且思且行,教以潜心,为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而研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