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实现艺术课程综合与交流,大力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实现两地间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共同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成长课堂“教学节课堂教学展示艺术专场暨上外秀洲与仙居县下各镇第二小学和屏山县中山街小学的教师集体网络研修活动于10月25日如约开展。以“造型表现下的创意美术课堂设计”和“‘深度学习’视域下学生读谱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为主题,运用不同教学切入点,进行相融共生的艺术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音乐教研组长金夏菁老师和美术组教研组长王佳老师主持。活动主要流程为三大板块:课堂展示、互动研课、专家讲座。
与“美”同行 融合创新
青年教师王麓瑶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进课堂《动物身上的斑点》。注重融合,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等不同的感知方式进行艺术体验。注重生活,斑点排列运用操场活动视频体验,用我们生活接轨。课堂结构完整,梯度明显,斑点的作用——探究纹样变化——解析纹样的构成——创作现代艺术的生活作品。
青年教师潘婕老师的音乐课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悠游于课堂,点燃学生固有的音乐记忆。一只只有趣的“蜻蜓”在自由的旋律中愉快表现。通过多个音乐体验,不仅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而且在学中渗透了多个音乐素养,为学生搭建丰富的体验平台。
以“美”启心 研讨成长
进入研讨和评课环节中,美术组杨月萍老师、吴利英老师、周莹老师、王佳老师从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育人价值、学教方式等维度进行深度评课;音乐组曹志宇老师、倪芳老师、金夏菁老师从艺术课程的课堂价值、教学模式、体验方式等维度进行精准评课。鼓励年轻人的教学方式,从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在课堂上充分的感知美、学习美、创造美,体现艺术课程立美育人的根本任务。
专家引领 赋能生长
嘉兴市音乐名师沈月锋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讲座分享《艺术课,我们该把孩子带到哪里?》。沈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带领我们进行头脑风暴,以新KUD学习模式为支架,借助丰富的实际教学案例为支撑,让我们美术教师画起来,音乐教师动起来,达到音美交融的有趣境界。同时紧紧围绕艺术新课标,从学科价值、学教方式、教学观念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指导,在会老师积极参与,倾听思考,在互相学习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活动。
同屏共研 同心共行
研修过程中,仙居县下各镇第二小学和屏山县中山街小学综合组的教师们认真观摩。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老师们对艺术课程的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科特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课后,老师们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次活动、一次提升,一份收获。我们将艺术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融入到我们艺术课之中,让我们的艺术课更有“艺术味”、“艺术美”、“艺术情”。艺术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上下求索,一路更好更坚定地走下去,让我们的艺术之花遍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