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信息 > 今日秀洲

小渔村变身美丽城镇省级样板 ——“喜迎二十大 ‘秀’出担当”之油车港镇(上)

发布日期: 2022- 09- 23 09: 54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浏览次数:

  【十年路径】

  2014年,油车港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同年,启动了“渔民上岸”“退渔还湖”工程。

  2016年,油车港镇成功引入银杏天鹅湖生态文旅项目。

  2019年,天鹅湖未来科学城投资框架协议签订。

  2019年,油车港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

  2020年,天鹅湖未来科学城开园,全国首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落户天鹅湖未来科学城。

  2020年,秀水新区规划建设启动。

  2021年,油车港镇获评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

  【十年蝶变】

  一泓清水两岸绿。江南水乡,美丽的湖荡是宝贵的资源,其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

  9月,微风吹过,银杏天鹅湖的湖面上微波荡漾,几只白鹭在水面上翱翔,不远处,绿树、天鹅、碧水相互映衬,一幅美丽的湿地画卷徐徐展开。

  71岁的张来生,是土生土长的油车港人,是至今为数不多的船匠,更是家传五代的造船人、南湖红船修复者。他来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到美丽的生态画面,不禁感叹。

  “这片银杏天鹅湖的前身叫南官荡,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围湖造塘,它被分割成了一个又一个鱼塘。”聊起银杏天鹅湖的过去,张来生打开了话匣子。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水乡人,张来生可以说是见证了这个湖泊的岁月变迁,也对它的美好未来满怀憧憬。

  张来生回忆,曾经的南官荡,面积很大,四周芦苇茂密,是天然的优良淡水湖泊,野生鱼类丰富。“南官荡三年不抓鱼,摇船橹板都能碰到鱼”,这是当年流传的一句俗语。

  尽管如此,对于从水里讨生活的渔民而言,日子依然不好过。那时渔民们没有土地,也没有固定的居所,往往一家人挤在一条船上,以水为家。但一年忙活下来,几乎没什么收成。为了解决渔民的生计问题,当地政府研究决定,对南官荡围湖造塘,建立了南官荡商品鱼基地。这对于渔民们而言,无疑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南官荡商品鱼基地的建成,也让张来生修船、造船的生意红火起来。眼瞅着大有可为,除了渔船外,他还造起了运输船等各式船只,生意一度十分红火。

  但是,随着经济效益提升,整个商品鱼基地开始无序发展,塘中残饵堆积,水生生物排泄物代谢导致底泥淤积严重,加之岸边一个个家庭工业作坊开始涌现,污水的排入导致水质迅速恶化。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姓们的收入大大减少,甚至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2014年,为切实解决养殖尾水污染问题,增强水体净化功能,油车港镇党委政府决定实施退渔还湖,开展“渔民上岸”工程,投入1亿元安置332户渔民上岸。

  做足水文章,修复水生态,唤醒水经济。油车港镇先后投入近15亿元,陆续展开北部湖荡清淤水系连通、喷水织机污染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湿地生物栖息地保护恢复等五大重点工程,这里的生态湿地建设初见成效。

  2016年,站在经过综合整治后的南官荡岸边,看着静谧的湖面,清水荡漾,波光粼粼,敏实集团心动了。而此时的油车港迫切需要一个高能级的发展平台来提升产业格局,进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双方一拍即合,由敏实集团出资新成立的嘉兴灵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天鹅湖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并于2017年获评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天鹅湖未来科学城便应运而生。

  2020年,天鹅湖未来科学城投入试运营。那一年,期盼许久的秀水新区概念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天鹅湖未来科学城作为嘉兴深度参与长三角科创一体化的谋篇布局及秀洲区建设秀水新区南城核心板块的重要标志,打造“生活、工作、科技一体化”的未来城市样板区。

  锦上添花的还有很多。2020年,全国首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落户天鹅湖未来科学城,为该地区发展再添科创“砝码”。目前,这里已入驻国家级“引才计划”项目2个、各类高端人才50多人、科技引领型项目30多个;引入维亚生物研发平台及商务办公总部,创建“嘉兴市靶向膜蛋白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

  2020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嘉兴调研时,对这个项目实现由污泥浊水向绿洲秀水转变给予赞赏,要求充分发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协调区的优势,“在绿色裂变基础上实现创新裂变”。

  10年来,小渔村实现了华丽转身。目前,油车港镇已初步形成天鹅湖未来科学城、秀洲农业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等重点功能板块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一城一园一区”高能级城乡融合发展平台为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