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昨天,记者从秀洲区经信商务局获悉,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于近日印发通报,对在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中,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设区市、县(市、区)予以督查激励。秀洲区入选“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深化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的县(市、区)”。
近年来,秀洲区紧扣制造强区和数字赋能两大关键,通过做优生态圈、做实平台圈、做强产业圈“三圈联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数字经济实现综合评价位列全省十强,关键指标跨越提升。在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秀洲区以95.5分跻身全省前十,五项指标中产业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政府与社会数字化三项指标得分均列全市第一。
做优生态圈 推动环境最优化
走进隆基光伏科技10GW单晶组件项目现场,只见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项目总投资60亿元,力争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助力产业发展壮大。
招大育强方能蓄势聚能。秀洲区瞄准数字经济领域头部企业,优化产业链招商模式,实施“一链一图”“一链一策”,创新“基金+项目+股权”招商方式,引进一批数字产业重大项目。一大批数字经济项目加速推进,打造智能光伏、智能家居、智能光电等百亿级产业集群。
招得来、引得进,还得留得住。秀洲区积极打造“企业家”服务治理集成应用,成立全省首家数字经济企业积分银行,为2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该集成应用荣获全省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大赛二等奖,运行以来,共搜集涉企诉求5915件,解决率99.9%,企业好评率100%。
设立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数字安全创新中心,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数字经济创新研究中心,院士领衔入驻南方科技大学嘉兴研究院,开展工业软件开发……秀洲区全力开展科技创新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构建起基于大院名校的创新合作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形成集“行业龙头企业+研究院+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做实平台圈 推动数字产业化
2021年光伏产业实现产值173.3亿元、同比增长2.7倍!这是秀洲光伏小镇交出的成绩单。集“光伏材料—光伏组件—核心设备—光伏电站”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这里形成。以此为依托,秀洲区牵头建设的智能光伏产业大脑,以光伏产业为支点,向下辐射电站、运维等产业,推动光伏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入选第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试点省级项目名单。
集聚数字芯片、智慧公交等专业领域300多家企业,获评全省小微企业园亩均效益领跑者十强,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189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占比达88.4%……在光伏小镇实现裂变发展的同时,由秀洲区联手中电科集团共建的桃园数字产业谷亦是成长迅速。出台扶持政策、形成发展模式、加快平台建设,这里全力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秀洲区还积极谋划落子新兴数字产业,规划打造“中国睡谷”,全面构建“科技、智造、生态”的睡眠大健康产业链,现已集聚麒盛科技、顾家家居等各类睡眠大健康企业30余家,2021年实现产值71.6亿元、同比增长24.4%。
做强产业圈 推动产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在大力发展数字产业的同时,秀洲区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如创新实施“5G+行业云”融合计划,重点打造毛衫、纺织等行业互联网云平台,现已累计完成上云企业3945家,荣获省级企业上云标杆企业7家,列全市首位。
示范引领,带动转型。秀洲区积极推进龙头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12家企业荣获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贯标试点企业称号;1家企业平台上榜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5家企业实现服务型制造转型,列入工信部示范项目,占全市一半以上。全区现已荣获数字经济领域示范试点荣誉146项。创新“科技+智造”双轮驱动模式,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5家企业入围全省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占全市一半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营业收入367.85亿元、同比增长96.3%,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74.5亿元、同比增长52.2%,增速均列全市第一,且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4%,高于全市平均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