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教育体育局 > 业务资讯 > 教育信息

童趣课堂提质 优化作业增效——记秀洲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二)

发布日期: 2022- 05- 29 21: 4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实验小学

诗人说“五月人间,最宜看大海和山川”,语文教师说“更宜品课做教研”。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于5月中旬延续“现场改课”的形式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

516日上午第二节课,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微格教室听课,朱叶琳老师带领二(6)班的学生走进《小毛虫》一课,她以“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贯彻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小毛虫的可怜和笨拙。课堂上,她紧扣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语文要素,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开展讲故事活动,体现了先“理”后“做”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先厘清文脉,再去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已达到减负的目的。课堂上,教师语言生动,教态自然,亲近学生,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中,十分精彩。

5月16日中午,全体语文教师带着听课本,拿着现场改课记录单再次齐聚微格教室进行改课研讨。研讨活动由教研组长程赟老师主持,她提出教学设计方面是否合理这一问题,老师们纷纷发表听课感言。在初读环节中,朱老师运用了集中识字的方式,将同类型的词语进行归类,有老师觉得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采用随文识字方式更好,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还有老师提出讲故事要有层次性,可以采用演一演,加动作演绎,创编故事的形式进行,丰富讲故事的形式。卢校长最后指出:《小毛虫》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勾连整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学会了借助图片、抓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讲故事,在讲故事前应该提出所要达到的目标。接着,程老师提出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在本单元中的呈现这一问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有老师提出在利用《语文课堂作业本》时,可以一改平时先“理”后“做”的传统故事,改为先“做”后“理”,这样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现场研讨氛围十分浓厚,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一堂好课的诞生终究是要经过多次思考和研讨的,这也是“现场改课”的意义。有了朱老师的经验,经过集体智慧的研讨和修改,由王彦老师再次执教《小毛虫》一课。

526日上午第二节课,王彦老师立足儿童视角,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带领二(4)班的孩子们走进小毛虫的世界,围绕“小学语文低段童趣性作业设计与运用”这一主题展开课堂教学。课堂上,王老师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创设讲故事大情境,以“小毛虫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了解“小毛虫”变成“茧”,再蜕变成“蝴蝶”的成长过程,利用《语文课堂作业本》让孩子们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随后,运用已习得的方法设计了另外两次讲故事训练,有层次有梯度地展开,在圈点批注中习得方法,在讲述故事中领悟道理。整堂课,王老师做到真正让孩子们走入小毛虫的童话世界,感受童真童趣,学生沉浸其中,陶醉其中,不亦乐乎。

5月26日中午,全体语文老师围坐一圈进行再次研讨。首先对整体的作业设计和使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分别从作业本上故事的梳理与讲述,句式的学习运用,故事片段的讲述写字作业这四个方面的作业进行了简要的交流和梳理。接着,老师们针对童趣化作业的设计和运用纷纷发言,迸射思维的火花,最后总结出讲故事前用可以用创设情境,故事中用借助图片、示意图抓关键词发挥想象的方式进行讲完故事后可以用适切评价来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得以运用。活动的最后,老师们还结合了自身平常在课堂上所运用的设计童趣化讲故事作业的好方法,集众人智慧,将好方法与大家分享。

语文教研组每一次活动,于我们,都是蓄能已久的迸发;每一次进步,于我们,都是继续沉淀的动力。前路漫漫,秀实语文人,定将一如既往地凝心聚力,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