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项目建设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随着秀洲发出了开展项目建设年的动员令,秀洲国家高新区吹响了项目建设“集结号”,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开工,奋力跑出项目建设的“高新速度”。4月20日起,高新区推出“走项目·看发展”栏目,围绕高新区产业特色,聚焦高新区重点项目,走现场、看进度、促成效, 赋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项目名片】
德康医疗秀洲智能化研发产业基地项目由国内领先的骨科医疗器械厂商——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投资,总用地面积52亩,总投资3亿元。项目包括德康“长三角”骨科植入物材料和人工器官制造中心、全球研发中心、联合检测检验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及德康展示与技术培训中心,形成年40万至50万套骨科植入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的生产能力,项目计划2023年初投入生产,达产后预计产值可达10亿至15亿元。
【发展“新动能】
1号楼为配套用房,包括食堂和员工宿舍等,正在进行室内装修;2号楼是车间工厂,将引入一系列生产检测设备及各类辅助设施,形成年40万至50万套骨科植入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的生产能力,正在进行门窗安装和地平整理;3号楼是研发大楼,设置了骨科学院、产品陈列室等多个功能区块,正在进行层面浇捣……昨天上午,在德康医疗秀洲智能化研发产业基地项目施工现场,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忙碌景象。
“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已全面完成,正在进行外围工程、内部装修和电梯安装等施工。项目后续将要开展的连廊架设、绿化工程也已列入日程表中。”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胡云告诉记者,前期受疫情影响,项目施工进度有所减慢。自复工复产以来,项目建设按下了“快进键”,100余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向着年度目标任务发起冲刺。
为强化现场安全监督力度,项目建设方还会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修复设备在生产中出现的各类缺陷,保证生产期间安全零事故。同时扎实施工过程中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序的施工质量,合理规划安排工序衔接和责任分工,做到定点、定人、定岗、定责,确保项目施工符合标准。
医疗行业是重大疾病诊疗的关键支撑和依靠。中国医疗行业在技术引进、迭代创新和政策改革中萌芽、成长,形成了众多细分体系。这一过程中,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企业将会迎来突破性爆发性发展。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为秀洲区本土培育的人才企业,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高性能骨科植入物及手术技术系统的研发制造。公司秉承“医者仁术、精益求精”的理念,主要研发生产包括脊柱、人工关节和创伤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系统、3D仿生增材制造等高品质医疗器械,均为国家医疗器械加强技术创新、加快质量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中的重点发展产品。
经过多年研发,公司已经获得国家三类植入物和人工器官注册证15个,覆盖60余个产品注册单元,一二类注册备案及行政许可140余项,具有全中国最完整的脊柱产品线。公司拥有知识产权近80多项,多个产品为国内首创,实现该领域进口替代。自2020年公司产品上市后,公司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与中国国药控股集团达成全国性战略合作,销售渠道覆盖全国,营销突破亿元。同时还与国内多家骨科旗帜性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成为高新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2021年5月,德康秀洲智能化研发产业基地开工仪式在秀洲国家高新区举行,为全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再添“助推器”。“德康医疗有幸诞生在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成长于医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大时代里,让我们实现了快速规模化的发展。”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许小波表示,为满足业务及生产需求,选择投资建设智能化生产研发基地,这也是公司成长新的里程碑,他们将以更快的发展、更高的价值回报社会,开创德康医疗更加美好的明天。
如今,大健康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秀洲国家高新区通过项目招引、重点培育、系统孵化等方式,依托人才项目集聚了一大批药物研发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主体,先后集聚了德沃康、德康、世源科技、川本医疗、艾科诺生物科技等一批健康领域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