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新塍镇天福村村民殳永强和堂姐殳黎明将栽种在自家院里的一株250多岁的冬青树无偿捐赠给新塍镇政府。如今,殳永强家的老宅已经拆了,这棵古树也将按照当初的约定搬到新家——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
上午,来到新塍镇天福村殳永强家的老宅位置,原来的老楼房已拆,只剩下一些废砖块,一旁的冬青古树依然长势茂盛,翠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只见古树根部四周已挖空,几名专业挖树工正在给根球绑草绳。这棵古树高10多米,枝繁叶茂,根部树干周长超过3.2米,向上分为4分叉,最小的分枝周长63厘米,最大的135厘米。据苗木老板沈秋明介绍,从事苗木20多年来,移栽这么大的冬青树还是第一次,早上6点4名工人就开始在挖了,人工和挖机相互配合,将近挖了三个多小时。
“树形树冠大,而且重生根多,对移栽时候的起吊、装树的车子都有很高要求。”沈秋明告诉记者,这棵树的根球直径在3米以上,相比挖树,运输安全难度也高。
殳焱既是殳家的后辈,也是天福村的村干部,他告诉记者,这棵大树承载着很多的记忆,也伴随了几代殳家人的生活,是殳家先祖种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约260年。在清宣统年间也就是1910年左右,该树曾被齐根锯掉,次年又自发生长出四根主杆,树形奇特、四季常青。自去年11月殳家人将古树捐赠给新塍镇政府后,村里也一直很关注。
“跟拆房工班一直关照,这棵树已捐给政府,小心碰伤,包括围墙晚点拆,还有运出去的这条路。”殳焱说。
古树有了新家,不仅殳家人放心了,村里也松了口气。但是因为这棵树高直径大,如何运出去成了一大难题,所以村里特地在原有的机耕路上铺出了一条硬石路。“两边都是农田嘛,跟机耕路差不多,路基什么的都没有,刚好这片房子正在拆,就用建筑垃圾一点点填出去的,一直连接到5米宽的大路上,运输暂时是没问题了。”殳焱告诉记者。
冬青树,书名女贞树,这棵古树是目前新塍镇已知的最古老的冬青树。冬青树是我国的重点保护植物,属于一种常绿的植物,一年四季都不会落叶,具有较强的耐旱抗冻能力和萌芽能力。殳家的这棵古树树龄寿命比较长,作为孤植树,因其树形较好,极具观赏价值,移栽到新家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后,也将成为陈列馆的一道风景。
“古树放倒后,在外形不变的情况下,全部要修剪、整理下,另外,生根液、营养液也都已经准备好了,确保种植的成活率,应该没啥问题了。”沈秋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