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秀洲区推进党建统领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建设
打造便捷舒心安全的社区共同体
“你好,你是近期搬来的新租户吧,我们需要登记你的信息。”昨天傍晚,秀洲区高照街道高桥警务站民警徐建祥与高桥花园小区微网格长陈冀冬、栖霞苑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李振峰一起,对栖霞苑16幢359户居民进行日常走访巡查。
据了解,高桥花园小区作为拆迁安置小区,共有多层建筑145幢,住房3723套,常住人口12000余人,其中新居民6000余人。小区分南北两区,南区由金穗苑、碧林苑、紫荆苑、风荷苑组成,北区由南屏苑、鸣翠苑、秋月苑、栖霞苑组成,是一个集老旧小区、商住楼于一体的典型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
把各方面力量进行有机链接和统筹利用,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关键。高桥社区积极推动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建设,从网格划分、资源整合入手,探索出一条“党格+网格+警格”三格合一管理模式,用党格凝聚网格、警格,起到了“1+1+1>3”的效果。
据高桥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有效整合4个网格、100个微网格、8个家园支部以及辖区警务站,由社区民警担任家园支部副书记,微网格长、网格员负责基础信息联采、特殊群体联管、矛盾纠纷联调、安全隐患联治、治安防范联巡、防范教育联宣、进格入户联访、网上网下联动、公共服务联办,通过民辅警线上抓取信息数据,网格员、微网格长和党员志愿者上门核准数据,及时从源头发现问题,实现党格、网格和警格的无缝接轨。
为进一步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高桥社区实行“双管双带”管理机制,以基层组织联建、双方党员联管、资源载体联用、党建活动联办、服务民生联做的“双向服务、全域融合”为目标,建立“大党委”机制,实现区域内党建资源的重新整合。同时,以苑为单元设立8个家园支部,按照党员居住地就近服务、就近参与活动的原则,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提高居住地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常态性,逐步实现从单打独斗到联动作战,从条块分割到区域一体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架构。
打造共同富裕坚实载体,构建美好生活幸福家园。今年初以来,秀洲区以基层党建为统领、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在多个不同类型的大社区大单元进行实践破题,奋力推进党建统领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建设,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作为典型的新居民倒挂社区,洪合镇横泾桥社区聚集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份的同胞,涵盖38个民族。如何让新居民更好地融入“第二故乡”?横泾桥社区创新打造“微网格综合体”,推出“以新联新,以新带新”的特色管理模式,将“纳米洪管家”建到微网格内,建立线上线下联动处置机制,促进新老居民共建共享共融。
油车港镇以天星社区为主阵地,通过濮家湾(天星社区)党总支、天星社区业委会、金地物业及其党支部多方协同治理,吹响“红哨联盟”集结号,制定“1+3+N”工作机制,建设“睦邻党建”红色基地,设立“天星帮帮团”工作室、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室,探索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模式。
如今,在秀洲,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建设正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加入到社会治理当中,“红色引擎”促网格赋能、“红色磁场”促网格联建、“红色细胞”促网格共治,不断提升群众工作精度、力度、温度,打造便捷、舒心、安全的社区共同体,稳稳兜住了群众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