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扣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这一主题,以区委“123451”总体工作部署为根本遵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实干担当,向着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奋勇前进。
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区(小口径,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按三次产业完成情况看:一产实现增加值2.34亿元,同比增长2.3%,拉动GDP增长0.04个百分点;二产实现增加值70.04亿元,同比增长4.0%,拉动GDP增长2.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5.03亿元,同比增长3.8%;三产实现增加值58.76亿元,同比下降1.8%,拉低GDP增速0.86个百分点。
一季度嘉兴市及各县(市、区)GDP情况(管理口径) | ||||||||||
单位:亿元、% | ||||||||||
GDP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工业增加值 | 第三产业总计 | ||||||
总量 | 可比 | 总量 | 可比 | 总量 | 可比 | 总量 | 可比 | 总量 | 可比 | |
嘉兴市 | 1516.91 | 4.0 | 19.93 | 0.1 | 809.19 | 5.5 | 757.47 | 5.9 | 687.79 | 2.5 |
市区 | 397.50 | 2.0 | 4.24 | -4.9 | 191.53 | 3.4 | 177.71 | 4.4 | 201.73 | 0.9 |
南湖 | 174.17 | 2.4 | 1.89 | -12.9 | 77.91 | 3.4 | 72.38 | 5.1 | 94.36 | 1.9 |
秀洲 | 131.14 | 1.2 | 2.34 | 2.3 | 70.04 | 4.0 | 65.03 | 3.8 | 58.76 | -1.8 |
嘉善 | 193.54 | 7.5 | 3.73 | 1.6 | 110.16 | 12.4 | 104.53 | 12.8 | 79.65 | 1.9 |
海盐 | 151.58 | 4.2 | 2.87 | 1.6 | 89.16 | 4.7 | 85.35 | 4.7 | 59.55 | 3.5 |
海宁 | 283.03 | 3.3 | 2.93 | 0.9 | 155.49 | 2.1 | 143.71 | 2.0 | 124.62 | 4.8 |
平湖 | 167.02 | 4.0 | 2.16 | 0.8 | 90.95 | 5.1 | 86.58 | 5.5 | 73.90 | 2.8 |
桐乡 | 274.10 | 5.5 | 3.99 | 2.2 | 134.10 | 8.4 | 123.11 | 9.0 | 136.01 | 2.9 |
经开 | 92.20 | 2.4 | 0.01 | -4.7 | 43.58 | 2.5 | 40.30 | 4.1 | 48.61 | 2.4 |
港区 | 48.63 | 1.2 | 0.10 | 1.4 | 36.76 | 1.3 | 35.70 | 1.0 | 11.77 | 0.9 |
注:管理口径:南湖区剔除城南街道、长水街道;秀洲区剔除嘉北街道、塘汇街道;平湖市剔除嘉兴港区;海盐县剔除兴兴新能源;港区包括嘉兴发电厂、兴兴新能源。 |
一、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增加值增速领跑全市
今年以来,秀洲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一季度,全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34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位列全市第一。生猪供给较为宽松,出栏有所下降。一季度末,全区生猪存栏4.11万头,同比增长97.2%,当季生猪出栏0.70万头,同比下降14.7%。渔业生产转型提质。随着设施化养殖水平的提高,综合种养结合得到有效推广,秀洲区一季度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12万吨,同比增长9.0%。
二、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市场需求端支撑有力
一季度,全区5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2.54亿元,同比增长4.3%。
新兴产业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6.36亿元、39.42亿元、21.19亿元和17.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4%、7.9%和10.7%。
近七成行业实现正增长。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29个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5.5%,其中11个行业产值呈两位数以上增长。
市场需求端支撑有力。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14.40亿元,同比增长18.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52.61亿元,同比增长40.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135.20亿元,同比增长21.1%。
三、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
批零销售总体平稳。一季度,全区实现批发业销售额98.73亿元,同比增长0.4%,实现零售业销售额17.59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全区限上批发零售业通过网络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30.9%。
餐饮业消费有所下降。一季度,全区实现住宿业营业额0.4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97亿元,同比下降15.6%,主要受疫情影响,接触性、聚集性餐饮消费有所减少。
房地产市场降温趋势明显。一季度,全区累计销售商品房面积3.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26万平方米,增速分别下降87.7%和87.2%。土地市场处于平稳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7.07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住宅开发投资12.03亿元,同比下降2.6%。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于全市,高新产业投资较快增长
一季度,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52.33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4%。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2.1%,高新产业投资增长30.4%,建安投资同比增长25.7%,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1、18和16.8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长。
五、消费领域增速放缓,外贸开局良好
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9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5.69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长21.2%,饮料类零售额增长18.8%,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79.5%。线上消费保持较快增长。限上批发零售业通过网络实现零售额1.39亿元,同比增长7.6%,有力助推消费升级,进而有效促进消费可持续增长。
1-2月,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47.13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1.82亿元,同比增长20.1%,进口5.31亿元,同比增长50.8%。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36.51亿元。
六、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优先保障民生支出
一季度,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6.28亿元,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7.0%;上划市级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9.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5亿元,同比增长2.1%。强化民生投入导向,优先保障民生支出。一季度,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04亿元,同比下降7.2%。其中,用于民生支出6.2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高达77.2%。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秀洲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8元,同比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0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2元,同比增长5.8%。从消费情况看,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976元,同比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817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657元,同比增长11.3%。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一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5%。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五涨三跌”态势。其中,交通和通信、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7.9%、5.3%、2.5%、0.8%、0.7%;食品烟酒、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1.0%、0.9%。其中,一季度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4.1%,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5.8%,水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8%,蛋类价格同比上涨3.6%。
总体来看,一季度秀洲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国内外环境严峻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当前疫情总体形势依然不太明朗,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面临多重挑战。下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要求、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化危为机、融会贯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项目建设,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助企稳产稳岗,以切实举措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实现经济较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