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相互学习、探讨交流的良好氛围,小语雏鹰研修团队于4月19日晚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研修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一、说课展风采
肖丹老师以《识读相融,读中想象,表达愿望》为主题,从教材解读、教学目标设定及教学环节的讲解三方面进行说课,详细介绍了本堂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突破。肖老师首先强调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找出明显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接着由语文要素入手,借助课后习题这一学习支架制定教学目标。肖老师强调了以读促学的教学理念。本着这一理念,肖老师在实施教学时,注重反复地读,多种形式地读。肖丹老师说课思路清晰明了,体现低段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在说课中体现了统编版课程理念。
二、评课促教学
评课环节,老师们都积极发言,对肖丹老师的课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也从不同方面提出意见与建议。沈婷婷老师认为导入环节引入歌曲十分自然,做到了“将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张庆芳老师关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本堂课做到了全员参与和个别参与结合。刘雪梅老师认为教学目标精准,课堂生动有趣。周晨老师以课前准备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放课间提示照片的好建议。其他老师也都对说课进行了细致的评价,提出了说课的具体建议。
最后,吴娅姣副校长以《精准目标 落实语文要素》为主题,从三个方面对本堂课进行了分析分别是关注课后习题,与编者对话;搭建学习支架,与文本对话;立足儿童本位,与学生对话。吴校提出教学时要及时关注课后习题,研究语文要素,从而优化教学策略。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时,可以抓课文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另外,朗读感悟环节,还可以视频为支架。但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关注学情,积极与学生对话。
三、交流共成长
小语团队就线上线下衔接问题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吴娅姣副校长提出低段的语文教学应围绕“趣”字展开,教学设计有趣味性,教学语言丰富,教学评价多样。
活动最后,邵翔校长做了总结发言。邵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常反思四个问题,即“学生在哪里”“学生到哪里”“学生怎么到”“学生到了吗”。简单明了的话语,却为与会的所有老师提供了新的教学启示与思路。
本次雏鹰研修活动,为小语团队搭建了自我展示和互相学习的平台,提升了课堂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们在研讨中提升业务能力,在学习中实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