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镇、街道 > 新塍镇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新塍镇2022年度工作计划分解

发布日期: 2022- 12- 19 17: 5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新塍镇

(一)凝心聚力抓经济,筑牢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一是突出农业提级。推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实施,确保如期通过上级验收。继续做好粮食安全生产,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超10万亩、粮食总产量超1亿斤。联动火炬、陡门、富园等周边区域,高标准设计“万亩方”美丽田园,打造浙江省领先的高标准农田。高品质筹办全国农民丰收节,大力推广“新塍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及其他知名农业品牌。继续大力推进非粮清退工作,稳定粮食安全。

二是统筹工业经济。全年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6亿元以上,完成工业投资1.5亿元以上。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要素重点向未来食品、智能厨电等新技术产业倾斜,创新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力争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家、培育3亿以上企业2家。

三是丰富文旅内涵。进一步挖掘新塍旅游资源优势,做好文旅规划,串点成线。根据新塍文化特点,打造一批特色文创产品。做好康和桥3A级景区村庄的创建、运营和规划管理,对接优质研学机构做好蓬莱学院运营,将研学与文旅相结合,打造特色旅游资源。启用新塍镇游客服务中心,开展市场化运营,推广“掌中新塍”平台小程序,提高文旅运营效力。加快出版《新塍匠心百人集》《新塍谚语》《新塍古树故事》等新塍文化系列丛书。

(二)心无旁骛谋发展,激发共同富裕的更强动能

一是腾散连片建平台。全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年确保完成农房搬迁1200户,复垦用地800亩。持续推进城镇有机更新,加快推进八字南部区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镇东(来龙桥、沙家浜)开发区块和镇西(庙云桥)工业园区等区块的征迁腾退工作。加快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下半年拟腾退“低散乱”企业(作坊)20家,腾退低效用地面积120亩以上。积极推进镇区集中连片发展,重点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小微产业园、服务业集聚孵化等平台建设。积极对接高新区工业园区地块,为本土优质企业提供发展空间,谋划建设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亿企小微园。

二是攻坚克难抓项目。全力以赴推进10个区重点项目和镇15个亿元以上项目,按月度实行动态化、清单化、责任化管理,倒排投资计划和推进计划,敦促拟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建成、竣工项目早投产,力争市“551”项目全年计划投资执行率100%。集中精力做好基础设施和安置房建设,确保秀湖新城蓬莱景区二期项目、富云圩区整治项目等4个扩投资重点项目三季度开工建设。同时,精细谋划2023年政府国资重大储备项目,攻坚克难尽早做好空间腾退等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和各类服务工作,为明年项目顺利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精准招商汇人才。紧盯目前在谈的4个重点招商项目,成立推进专班,制定推进计划,做好跟踪服务。整合现有低效资源,围绕未来食品、智能厨电等精准招商,重点招引一批用地10-20亩、投入3000-5000万之间,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好投入产出的实体性、制造型项目,形成特色科研产业集群。结合赵兴博士人才团队项目,引进苏州高端人才孵化器公司,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孵化人才项目落地投产。全年确保完成亿元以上内资备案项目2个、招商项目落地2个。

(三)精雕细琢提品质,找准共同富裕的特色跑道

一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好治水、治气、治废组合拳,强化生态修复。持续做好4个重点断面水质预警工作,保持交接断面水质稳定三类水,做好各村、社区监测点位换水指导,保持四类水以上占比达100%;完成空气监测站站点移站,通过增设雾炮车等降尘设施,提升PM10、PM2.5优良率;推进全镇重点工业企业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协议全覆盖;完成“三大十招”平台上传问题任务量,推进市、区“垃圾无死角”问题交办“回头看”,严防反弹。推进环保设施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完成5家企业场内移动机械新能源替代任务。完成“碧水绕村”5个村、10公里河道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做好2023年“碧水绕镇”的方案规划。

二是提升城镇品质能级。做好“美丽新塍”文章,持续推进古镇保护规划的程序办理,深入完善全镇总体规划布局,完成康和桥张敦美丽乡村规划。高标准开展城市乱象大整治,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有序推进“碧水绕村”、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新建改建等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加快秀湖新城横埭安置房、火炬花苑二期等重点安置房项目建设,同时成立专家组,对我镇范围内在建项目进行每半月的安全检查,保障在建工地工人生命安全。开展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划定,争取落实国土空间方向和指标,为新塍镇落实安置地块和三产用地永农调整打好基础。继续做好可挂牌地块的规划调整和供地准备。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充实市政、交安设施等养护单位应急力量,防范下半年台风等极端天气对我镇造成的不良影响。继续开展瓶装燃气安全排查工作,启动新塍镇2022-2023年管道燃气改造工程,涉及全镇13个老旧、自建房小区共2504户。

三是写好融合共富文章。深化集成改革,助推共同富裕,以火炬村为试点,加快推进强民富民集成改革,在高品质服务、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共享等方面下功夫,11月底前完成火炬样板软硬件全面提升。加大美丽乡村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新的业态新的管理单位新的管理理念。以打造具有新塍特色、展现新塍形象的“最乡愁”优美村庄为牵引,全年目标完成洛东村、康和桥村3A景区精品示范村建设,创建人居环境样板点42个。推进“强村富民”抱团项目实施,确保经营性收入50万,经常性收入150万元的村达100%。

(四)坚持不懈惠民生,夯实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

一是夯实社会保障。从严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推进疫苗全程接种工作。深入开展“新塍无欠薪”专项行动,通过落实企业责任、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属地管理、实施部门联动、加大查处力度,确保违法欠薪行为得到全面治理;聚焦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家庭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协助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排查使用童工情况。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加强对困境儿童、重点优抚对象、计生特殊家庭等群体的关爱帮扶。继续做细做实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完善优抚保障机制。深化红十字工作,加强避灾中心(所)的管理和利用,提升应急保障水平。

二是做实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做好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长效管理,完善中心各项功能,力争5A标准全覆盖,争取助餐送餐服务全覆盖。深入实施“儿童之家”建设与运营,打造村(社区)规范化高标准示范型“儿童之家”。做好潘家浜村无障碍创建工作,争取创建无障碍旅游小镇。启动康和桥、八字安息堂二期建设项目。规范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居民会客厅改造和秀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围绕省级文化强镇创建为目标,做好“新塍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丰富全镇百姓文化生活。结合“158“工程要求,以“凤池雅集”文化旅游艺术节系列活动”为主线,办好匈牙利赫伦小镇瓷器展、喜迎二十大系列等活动。

三是深化社会治理。推进全科网络队伍建设,构建具有统筹性、实用性的“全科网格”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信访分析研判机制,完善“访调对接”实现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的有效衔接调解。优化升级基层社会治理“新塍大脑”智慧平台,进一步推进“立方智治”,完善火炬村基层治理新模式。立足防范,紧盯治安、交通、消防等风险隐患,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大会战”、反诈人民战争、消防隐患大整治等行动,全面维护公共安全。以数字法治为目标,推进治理方式再优化,多维度发现问题,多举措解决问题,切实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

(五)持之以恒严作风,汇聚共同富裕的奋进力量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争创嘉兴市法治建设示范镇。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全镇行政执法持证率达到96%的基础上,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鼓励机关干部积极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加强全镇法制审核力量。主动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全力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

二是提高服务能效。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升“一网通办”服务速度,推进“全程网办”,打造“塍意服务”品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干部经常性监督管理,根据实际完善管理办法,重点突出作风、技术、能力等指标,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入实施干部综合赋能计划,对照“五敢五过硬”要求,进一步强化对干部的培养力度,锻造一支“讲学习、讲创新、讲自律,有责任、有激情、有能力”的“全能型”干部队伍。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一体推进“三不”,深化清廉新塍建设,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更大力度,为全区加快建设产城高度融合、城乡高度融合的现代化主城区,加快实现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