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打造世界级融合共富新城乡
白墙黛瓦的菱珑湾未来乡村,恬静别致的北郊河绿道,碧波荡漾的银杏天鹅湖……这几天,走在秀洲区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内,随处可见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范围包括王江泾镇、油车港镇两镇镇区及周边5个行政村,区域面积约为5122公顷。2021年,按照省相关要求,秀洲区以打造世界级融合共富新城乡为目标,启动了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创建工作。经过两年的建设,如今,创建工作已接近尾声,一幅“水清木华‘江南境’,未来原乡‘新典范’”的美丽画卷也从规划走进现实。
规划为先 科学定位擘画新图景
推动城乡风貌提升,做好规划是前提。对此,秀洲区在创建中系统谋划、迅速行动,首先高质量编制了《秀洲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以全面启动、分步推进原则,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其中,秀洲区风貌办会同设计团队对风貌区内的现状和风貌基础进行了详细踏勘和科学评估,最终拟定了建设思路。
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位于杭嘉湖平原湿地,区域内湖荡密布,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拥有莲泗荡等44个湖荡,区域水面率约27%。区域内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保育功能突出,土壤肥沃,地势低平,形成了地上栽桑、湖荡养鱼、田里种粮的人工地貌特点,通过深入调研分析,结合本地平远山水画派特征,秀洲区明确了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在创建中以“润秀水乡—平远画境”为主题定位。
在形象打造上,根据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全域水绿交织的风貌特质,秀洲区确定了创建工作以有机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基底,着力构建传统原乡理想的现代生活方式,并以未来乡村宜居宜业的强人文、新产业、数字化为终极目标,打造“水清木华‘江南境’,未来原乡‘新典范’”的形象。
通过对现状和风貌基础的分析,基于主题和形象的定位,秀洲区还提出了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建设的三重目标定位,即大运河畔最高标准的自然水乡、未来乡村建设的示范地、最终形成整体大美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
另外,在规划建设中,秀洲区面向国际征集了风貌区重点湖荡区概念设计方案和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概念方案;邀请东南大学段进院士团队,宏观上谋划风貌区总体格局;委托中国美院编制风貌区建设方案,并建立城乡风貌建筑师制度,全方位指导规划落地与项目建设。
创新为要
奋力构建融合新格局
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创建没有样板可借鉴。如何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对此,秀洲区在创建中积极开展了各类创新探索,奋力打造城乡风貌融合发展新格局。
为做好这项跨镇风貌区创建,秀洲区创新成立了样板区建设工作专班,设立了规划设计、项目建设等六个专项组,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统一规划建设,统筹各类专项资金利用和土地指标保障。
以推动规划落地为目标,秀洲区创新打造了全程管控流程,对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内所有建设项目均依据风貌进行专题评估,经市、区两级审议通过后,再细化设计管控要求,并在规划条件中予以落实。
另外,秀洲区还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加大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力度,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可持续建设模式,如在天鹅湖未来科学城建设中,秀洲区政府与浙江敏沅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15亿美元投资协议,依托外资企业的资本实力和运营经验支持,共谋共建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
服务民生
全力打造共富新生活
创建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创建中,秀洲区紧紧围绕共富基本单元建设,聚焦环境提升、生活圈构建等民生实事,全力构建新时代共富美好生活图景。
创建以来,秀洲区聚焦环境提升,持续实施了“退渔还湖”、湖荡清淤、生态绿化、湿地修复等行动,建设提升了长虹公园、运河公园、麟栖公园等高品质公共绿地,建设了省级绿道2号线,并通过全面实施“脏、乱、污”治理,让人居环境“面子”靓、“里子”美。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内的主要湖荡逐步呈现了“千顷碧波澄如练”的景观,特别是银杏天鹅湖,其水质已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并正向Ⅰ类水进行优化和升级。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内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达到约1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也达到了9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从80%提升至90%,基本实现了镇区居民5分钟见绿、10分钟进绿道。
聚焦“生活圈构建”让人民群众共享建设成果,秀洲区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共同发展,加快推进商贸服务数字化转型,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完善城市服务业配套,着力打造好“15分钟商业服务圈”。如通过温暖嘉驿站、社区运动家、幸福里菜场、幼托、居家养老等生活基本单元建设,打造了“15分钟品质生活圈”。据统计,截至目前,油车港—王江泾县域风貌区已完成温暖嘉驿站建设6座,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8家,城市“健康小栈”实现全覆盖,区域内城乡客运一体达到5A级水平。
聚焦产业升级推进商贸繁荣,秀洲区持续推动国家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创建,推进国家级湿地公园提升,并持续优化天鹅湖未来科学城、麟湖智谷和“科创中国”三大科创平台。借力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两院一园”十大研究中心,秀洲区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建立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体系,提升科创企业孵化能力,着力打造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和孵化基地。坚持以龙头带动市场,秀洲区还积极打造“中国睡谷”,加快智能家居向大健康领域延伸,加快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
聚焦治理提智促进长效治理,秀洲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大力构建了前端应用场景,并全面融合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消防、垃圾分类、数字社区等要素,通过建设镇、社区两级数据驾驶舱,为风貌区创建植入“智慧芯片”。另外,秀洲区还引入城市管家管护模式,创新提升绿化养护和市政维护水平,探索建立城市微管家,打造“六微协同”社区治理项目,截至目前,已破解基层治理难题738个,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区风貌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秀洲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城乡风貌样板区创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城乡空间形态美学及景观文化构建上,积极探索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奋力打造世界级融合共富新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