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村庄,一段故事,一首村歌,唱给你听。伴随着音符袅袅,今天油车港广电站记者王佳带大家走进秀洲区油车港镇池湾村,一起去探一探村里的故事,揭秘这歌声里的共富密码。
“池湾村”在哪里
池湾村位于油车港镇东边,南靠东西千亩荡,申嘉湖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水陆交通便利。走进池湾村,风光宜人,幸福洋溢在村民的笑容之中,绿道、生态河道,千亩农业采摘园、农家乐、农村文化礼堂……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池湾村的“共富密码”
都说火车全靠车头带,村子要发展,离不开领头人。作为村书记,徐平华一心研究瓜果种植,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路。2010年,徐平华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种植草莓有广阔的市场,于是他大胆尝试草莓香瓜轮种模式,提高土地收益,并成立了千亩荡果蔬专业合作社。村民们看到徐平华靠种草莓、葡萄致富了,也想种水果,徐平华就把自己多年的种植技术传给了村民,带动村民一起创业。
池湾村村民倪美蓉:我是2012年跟着徐书记种植的,本来我只知道种植水稻,那几年收益也不见涨,后来跟着书记种植葡萄、草莓,每年赚的钱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赚了“第一桶金”后,徐平华和池湾村人潜下心来,钻研“特色”产业。油车港镇是嘉兴南湖菱的地理标志产地,2019年,在嘉兴市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徐平华又带着村民尝试种起了南湖菱的新品种——南湖红菱,3年来,南湖红菱凭借其粉嫩的外表,一上市就获得了吃客们的青睐,提前上市也给村民们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到农村游玩,免不了要尝一尝当地的“特色菜”。这两年,农家乐在池湾村也应运而生,张小钰是这家“小钰农场”的主人,从老家四川来到嘉兴,张小钰热爱江南田园的人文气息,也在这里打造了自己的小天地。从起初的种菜自产自销,到如今建起了农家乐,农场里来往的客人越来越多。
以采摘为媒,以游客为介,打造池湾旅游路线
鼓了钱包,富了口袋,池湾村村民的空闲生活也很滋润。在村部西侧,池湾村打造了一片百竹园。在这里漫步,微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耳畔,鸟叫虫鸣,阳光洒在石板路上,铺成一条斑驳陆离的小道,走着走着,仿佛忘了时间的流逝。
徐平华:古人说啊,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百竹园是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作品,这里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还有科普的价值,我们想把这里打造成城市家庭周末亲子游的一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