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是时间的刻度,亦是发展的标尺。
秀洲国家高新区,位于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南濒杭州湾,北接苏州,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黄金腹地,处于“上海100公里经济圈、杭州湾经济圈和环太湖经济圈”的叠加区,特殊的区位决定了特殊的使命担当。
而今,在打造“G60科创走廊”、实现长三角地区“同频共振”的道路上,高新区以“科技创新”为“触角”,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回眸十年砥砺前行、浓墨重彩的奋斗画卷,每一次跨越都让人心潮澎湃。
从酝酿试点到创建成长,从稳步发展到二次扩张,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从一片农田与荒地开始规划起步建设的特色小镇到国内光伏产业集聚新高地,产业集群次第花开;从“零”基础起步逐梦千亿级产业的蝶变发展过程中,创新动力持续奔涌;从秀湖全民健身中心活力开放到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花开秀湖……这里,处处彰显着都市繁华,涌动着奋发活力,描摹着民生幸福。
春秋十载,高新区以奋斗作笔,以创新为墨,把拼搏和奉献书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
把握时代之“势”
壮大城市发展版图助“城”长
江河流淌,日月交替,大地于无声中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十年弹指一挥,但秀洲高新区已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区级工业园区、市级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再到国家高新区,参照系的不断改变,是秀洲高新区把握时代脉搏,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之路的脚步从未停歇。
使命在肩,步履不停。2012年以来,高新区先后成为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园区、国家级微电子与元器件制造园区、省级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试点示范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目标,全面擦亮国家级高新区品牌!
千年繁华嘉兴城,一泓秀水满画卷。秀湖的亮相,为高新区发展添上了灵动的一笔。
城市发展的记忆拉回到2014年之前,秀园路以西还是偏远地带,直到2016年,1600亩秀湖初成,静水流深的湖面下开始涌动城市蝶变的风暴。构建外联内接交通格局,加快推进市域一体化交通融合,围绕主城区交通枢纽来规划推进,谋划实施快速化交通设施建设,加快三纵四横骨干路网建设提升工程,打通高新区周边的交通联系,进一步做大主城区布局。
随着秀湖的崛起,一大批品牌房企在此落子,周边交通、配套建设大大提速,城市界面迅速更新。嘉兴秀湖学校(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学校)正式启用、秀湖全民健身中心开放、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三叶花”惊艳绽放……短短几年,秀湖依托自身优势,迅速成为嘉兴最宜居板块之一。
城市印刻着文明的进步,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希冀。秀湖板块一路从荒寂到繁华,可以说是城市空间演变的生动样本,见证了高新区迈步“国家队”十年来奋进征程的巨大变迁,也绘制出了高新区“品质之城”的最美风景。
近年来,高新区聚力品质内涵,有序推进城市发展战略,强势“西进”,壮大秀湖板块,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放大秀湖CBD等城市级服务设施和地标辐射效应,为嘉兴城市扩容、板块衔接,以及促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提供了先决条件。
今年盛夏,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嘉兴特展、“幸福小康 美好生活”全国农民画作品展、“秀湖艺术嘉”展演活动暨首届呼吸艺术节等一系列高端展览与演出在这里惊艳亮相,让人们在“家门口”与生态自然、高雅艺术、美妙生活共呼吸的同时,也为秀洲重点打造“环秀湖”文化圈再添点睛之笔。“作为一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逐梦人,十多年来,我目睹了高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市民张雅娟说,如今,住在这里,赏景看剧,运动教育,每一帧属于普通人的生活画面,都现代而丰满,充盈且满足。
十年奋进,高新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绘就“国字号”发展蓝本。
握紧生态之“笔”
助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进程中,每一座城市都在形成独特风貌,也在岁月中沉淀着个性化的城市气质。
乍嘉苏高速东侧绿道(北起北科建孵化器西侧现状绿道,南至运河文化公园现状绿道)改造前,就是一条满载秀洲人记忆的道路,从最初沿路界面郁闭、滨水区域缺乏慢行步道,到现在成为人人喜爱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和游憩环境,见证了高新区城市框架不断拓展的过程中绿色“肌理”的融入。
从空中俯瞰,这条绿道犹如一条翡翠项链,绿道为“线”,沿途公园、绿地、社区为“珠”,串起了一条幸福之道。诗境、画境与城景融为一体,人们在此间“可居、可游”,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徜徉高新区,随处可见的绿植、秀美清澈的湖水河流,犹如织锦上的繁丽花纹,构成这座城市强健的心肺,使之具有自我焕新的活力与生机。在这里,“绿色”不只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发展理念。走进高新区光伏小镇,映入眼帘的是屋顶上一排排整齐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路边的太阳能充电桩旁停着几辆正在充电的新能源车,光伏小镇的“新能源”特质不言而喻。
从2012年至今,“处处有光伏、家家用光伏、人人享光伏”,这样的发展理念深刻贯彻在秀洲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土地上,所到之处都彰显着绿色经济发展的无限活力与潜能。绿色经济的开发,让这里发展的土地“生机盎然”,如今已形成“行业龙头企业+企业研究院+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圈,成功打造“电池片+光伏玻璃+配套产品+光伏组件”的全产业链。
在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千亩的厂房中,一线工人寥寥无几,数位管理人员对着机器输入数据,一条条生产线便自动运行。成立于1998年的福莱特是嘉兴市首家“A+H”上市公司,它在秀洲的发展,仿若一块磁石,吸引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而阿特斯新材料、川禾新材料、小辰光伏、索罗威新能源等配套产品生产企业也正在投产或爬产,蓄势满满、后劲十足。
今年8月18日至19日,2022中国光伏绿色供应链大会在秀洲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光伏行业大咖们,以“聚焦问题补链、协同合作强链、创新升级延链、清洁低碳绿链”为主题,共话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助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1年,秀洲光伏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73.3亿元,增长2.7倍,规上工业产值占比达18.1%,提高了11.5个百分点;今年1至7月,光伏产业实现产值158.98亿元,同比增长72.3%,为秀洲加快打造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贡献了“光伏力量”。
在高新区的发展蓝图上,光伏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属于光伏播种者的梦想仍在继续……十年守望,绘就以人为本、经济健康绿色发展的幸福画卷。
筑牢发展之“基”
推动支柱产业内生性增长
秋韵渐浓,秋色生香。敏实海拉(嘉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新厂区厂房林立,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马力全开,繁忙热闹的景象令人清晰地感受到企业蓬勃发展的活力;在佛吉亚汽车座椅系统(嘉兴)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忙着焊接铁架、安装设备,项目工程推进有条不紊……这些前景好、势头足的项目为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近年来,秀洲区深入探析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增量,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着力发展以汽车配件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安波福、伟巴斯特、佛吉亚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项目为重点,全力打造高端欧美外资装备智造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引进6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10家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投资了16个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6家位列全球汽车产业百强的供应商企业投资了10个重点项目,超亿美元项目9个,形成了“新能源动力系统+智能车载系统+电子系统+内饰系统”的高端汽配产业链,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2%,成功打造秀洲区高端汽配百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未来食品在全球高速发展。今年6月,浙江远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植物基蛋白肉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高新区举行。项目将建设一座现代化工厂,运用江南大学国内领先的植物基蛋白肉技术生产全系列植物基蛋白肉制品。
2021年3月,秀洲区政府、五芳斋集团与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签约建设“一院一园一基金”的未来食品科创中心。于高新区而言,五芳斋以未来食品为发展重点,发展健康经济,与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共建的嘉兴未来食品科创中心将全力打造成为未来食品领域重点平台的落脚地、创新技术的发源地。前不久,五芳斋再次绽放出耀眼光芒,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嘉兴市首家食品类上市公司。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高新区以光电信息、智能装备为重点的数字经济,以光伏新能源、新材料为龙头的低碳经济,以医疗、未来食品等为重点的健康经济,三大新兴经济正蓬勃发展,形成了光伏新能源、高端汽配等多条全产业链。一条条聚势而强的产业链,挺起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十年耕耘,绘就产业为先、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产业画卷。
打开创新之“门”
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
以创新之“脉”,壮产业之“骨”。
高新区乘风而起,御风而行,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勇当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2021年,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光学镜头进行迭代升级,新研发的镜头体积是“无人机载4K变焦镜头”的四分之一,实现了嵌入式应用。
这一年,中润光学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前,该公司开发的“悬挂式无人机载4K变焦镜头”是国内第一款可搭载于无人机的变焦镜头,突破了轻量化、防震动等行业难题,实现了无人机载变焦镜头“进口替代”。
一个小小的镜头,折射出自主创新的“高新密码”。据了解,中润光学研发的超高清AF变焦镜头最大能实现120倍变焦,解决了数字安防领域4K超高清超长焦一体机变焦镜头的“卡脖子”问题,可以实现10km超远距离监控画面清晰成像,用该镜头拍摄月球,环形山也能清晰可见。30倍以上变焦镜头市场占有率46%,全球第一。
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高新区本土培育的人才企业,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高性能骨科植入物及手术技术系统的研发制造,是国内目前唯一具有新材料、新术式原研能力的骨科数字化平台型公司,不断为高新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力量。前不久,该公司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新的“聚变”助力产业的“裂变”,最终带动经济发展的“质变”。十年来,高新区的产业加速发展,从科创的“盆景”演进成为产业的“森林”。
在2021年公布的2020年度全国高新区排名中,秀洲国家高新区在全省国家高新区中保持前三,位列同批次新升级的31家国家高新区之首。同年,高新区激活企业的增长潜力,以制造业头部企业的引进,带动科技、研发和人才的引进,以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提升整体研发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换,以“科学家+企业家”的模式,逐步转化成“行业龙头企业+企业研究院+上下游产业配套”一体化的产业创新体系,形成实实在在的制造业产值。
这样“近者悦,远者来”,且宜居宜业的高新区释放着城市魅力,吸引众多有识之士争相“栖枝”“落巢”。在这片“创新丛林”之中,集聚了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中节能嘉兴环保产业园、中电科集团第三十六研究所、嘉欣西电产业园、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平台。无数创业者见证了高新区的成长,也在这里成就了自己的价值,逐步增强对区域的科技辐射和带动效应。
沐风栉雨,辛勤耕耘,高新区用一个个耀眼的成绩诠释了高新之上再攀新高的“神奇密码”……十年探索,绘就科技赋能、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的活力画卷。
创新释放的磅礴力量,产业撬动的强大动能,群众诉说的热切期盼,城市流淌的血脉基因,十年之变,奠定了高新区迈步的新起点,孕育了拼搏创新的精神,开辟了一方创业热土;再起新篇,高新区将把新的荣光刻入新的年轮,把新的梦想写进新的航程,奏响高新之上再攀新高的时代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