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秀洲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2- 01- 18 15: 3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以来,秀洲区人力社保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局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贯彻经济发展新理念,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围绕服务经济保障民生这一主线,稳岗就业、人才引育、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全力推进共同富裕人社领域建设。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年主要工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推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截至12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548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256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091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9.6 %、111.5 %、109.1 %。一是兑现稳定用工相关补贴政策。今年来,发放自驾补贴1851人,累计62万元;公共交通补贴1144人,累计40.86万元。完成三批以工代训补贴审核,涉及企业2434家,累计2359.55万元。二是突出重点人群精准帮扶不断完善秀洲区“双低人员”技能培训、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等协作机制,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推送企业急需用工岗位信息。认定台华、蓝特等15家企业为大学生见习基地,开展“春风行动”、“退伍军人招聘会”等招聘会60余场,发布2000余家企业岗位信息5万余条。针对隆基乐叶等企业因产能提升造成的用工紧张问题,通过成立专班、精准筛查、多方引才、劳务对接、校企互察等措施,有效解决了16家企业约1663人的用工问题,切实保障了企业有效运转,助推当地经济发展。三是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2021年初,组队赴若尔盖驻点招工组织开展就业岗前培训及“学徒制”职业技能培养。东西部协作单位调整为屏山后,第一时间赴屏山开展劳务实地对接,签署劳务合作协议,已累计向屏山发布40余家企业5000多个岗位信息。四是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劳动力调配作用,截至12月底,引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5家,助力解决就业问题3万余人次,创造产值约5.5亿元。

(二)持续加大引育力度,人才队伍增量提质。截至12月底,新引进博士162名、硕士920名、大学生17050名,分别完成108%、102%、107%。一是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组织企业参加首届长三角“直播带岗”、“汇创国际·才聚嘉兴”云路演等活动,对接高层次人才50余名、项目20多个;入选“创新嘉兴·精英引领”引才计划23人;入选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二是开展高校招才引智活动。举办“春风行动”春季人才交流会和每周二、四、六线下常态化招聘,累计举办招聘会150余场次,提供岗位10500个,接待人数1万余人次。先后组福莱特、台华等88家次企业参加“嘉人有约·江城共兴”武汉人才专场招聘及安徽、甘肃等地院校招聘活动,收到简历累计4265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836人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与培养。开展工程技术中级及以下职称自主评聘试点,今年新增麒盛科技、中润光学等2家试点单位,累计4家。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管理,今年新建博士后工作站4家,累计12家,新授牌3家、新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5人,出站2人。嘉民塑胶孙志伟团队、加道材料李兆麟团队经过层层评审入选浙江代表队参加了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入选数在全市排名第一四是推动技能人才增量提质。全年取得技能等级自主评价试点资格的企业29家、社会评价组织2家,共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411本,其中高技能人数996本开展浙江工匠、浙江青年工匠遴选,培育浙江工匠5名、浙江青年工匠14名。微控智造俞海华技能大师工作室等4家单位获评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数位居全市第一。承办长三角地区焊工技能大赛、全市电工技能大赛,组织区级技能大赛5场,共培育高级工300余名、嘉兴市技术能手12名,米克气动设备有限公司的陈林取得省、市制图员技能大赛第一名,获得“浙江金蓝领”称号。

(三)始终坚持全民共享,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进一步推进全民参保。赴王店、王江泾等各镇开展全民参保、工伤预防培训,提升参保意识,推进全民参保。截至12月底,我区参保企业1.32万家、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1.56万人、城乡居民参保3.46万人、灵活就业参保4.77万人,户籍法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8.66%。二是联合开展工伤预防。与应急、综合执法联合出台《关于印发秀洲区工伤事故多发企业联合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多次联合执法行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其加强安全教育、紧抓安全生产,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截至12月底,工伤案件已认定1276件,同比上升22.1 %,其中工亡案件13件。三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开展线上线下业务技能比武练兵,常态化开展“每周一交流日”制度,开展便民服务点村、社区工作人员培训。推进政务服务“好办易办”,“肩并肩”人社快办服务做法,得到人社部行风办领导现场肯定及被人社部工作信息(2021年第23期)刊登。“企业人员参保”等人社政务服务53项高频民生事项与医保、公积金等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面融合通办。

(四)加快推进高效智治,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截至12月底,共处理日常投诉案件1181件,为2940名劳动者追讨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共2488.1万元;处理各类信访转办件、群众来信共241起、110转接联动案件607件一是持续开展“根治欠薪”。出台《秀洲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办法》,将各镇、街道根治欠薪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相继开展了“实施百日攻坚 护航百年红船”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用人单位依法用工专项排查和冬季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累计排查企业2597家次,发现存在问题企业416家;检查在建工程项目256个,发现问题61个,均责令闭环整改。通过关口前移、早排查早整改,确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元旦及春节等重要时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二是全力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坚持调解优先,严守办案时限,对案件应立尽立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将矛盾处理重心前移,促使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情况平稳,累计受理案件598件结案550件,结案率为92%。三是持续优化劳动关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鼎美等3家企业获评嘉兴市“建党百年—蝶变禾城”和谐劳动关系品牌示范企业,恩龙实业的朱伟妹、捷顺旅游的杨晓华等4名劳动关系优秀工作者入选嘉兴市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讲师团,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秀洲经济开发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等2家单位被评为市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提升基层人员协调能力,组织223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参加市级组织的能力提升培训。

(五)着力优化选用机制,人事管理服务不断提升。一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工资平台建设。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浙江省事业单位人事工资管理服务系统人事、工资等信息录入数据,规范各项业务线上办理。我区人员信息完整度稳定在99%以上,工资申报率82.19%二是全力做好事业、编外人员的招聘录用。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组织完成2021年秀洲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9人、“双一流”重点高校研究生选聘12人、前三季度编外共招聘53人。同时,做好相关单位岗位设置申请的批复、人事调转等事业单位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累计审批工资变动发文96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薪级工资1653人、岗位调整工资808人、工资转正定级21人。

(六)专班实体化运作,人社数字化改革稳步推进一是高度重视,强化落实。制定并实施《秀洲区人力社保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对标市级部门“422”体系标准,形成局推进政务运行、协同治理等六方面数字化改革32条清单。目前,已上线 “秀洲人才码”、“劳有所得”、“关键小事”等应用,推进“数字就业”、“智慧监察”等“数字人社”建设。二是做好承接,推广“人才码”。及时搭建好嘉兴市人才云平台秀洲模块二级页面,推进人才分类认定,完善人才数据库。目前,我区入库人才为6.9万人,成功领码1.7万人,关联生活服务场景20个,合并开发了人才健康券在线申领发放,人才可凭码在线下享受健康医疗、运动休闲、交通出行等优惠服务三是立足惠民,扩宽社保卡应用范围。参与的“民生一卡通”应用—金融科技服务应用入选省厅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市县联动建设项目。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或社保补贴、市本级大学生“550”引才生活和购房补贴等高频事项均通过“社保一卡通”进行发放,秀洲“水上巴士”1号线(秀湖-新塍)这一特色旅游线路第三代社保卡实体卡刷卡,与合成农商、邮政储蓄、工商银行等开展“社银合作”,11家“社银合作”网点通过现场验收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就业创业,推动共同富裕就业目标高质量落实。聚焦重点群体,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家庭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创业。2022年计划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00人以上,其中就业困难人员至少1000人。聚焦重点企业,强化用工监测和走访调查,及时分析研判用工状况,实时掌握用工需求。开场常态化招聘,计划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50余场。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开拓省外人力资源与深挖本地人力资源相结合,全力化解“招工”与“就业”难题。

(二)聚焦人才引育,强化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继续提升“秀水泱泱•智汇秀洲”校招品牌,2022年计划在秋招等重点节点赴高校集中的4个城市,开展至少20场专场招聘会。全力做好“万人计划青年拔尖”、“精英计划”领军人才项目及人才团队的申报指导。重点加大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指导企业做好专业技术职称自主评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的创建工作

(三)聚焦社会保障,兜牢广大群众民生底线。继续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巩固和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全区法定户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在98%以上。继续优化工伤预防联席制度,加大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实现工伤事故发生率最大程度降低,力争重点行业、高发企业2022年工伤事故发生率降低10%-15%左右。

(四)聚焦纠纷化解,构建更加和谐劳动关系。深化“秀洲无欠薪”品牌建设,及时做好预警,联合多方力量,提高疑难件处置效率。坚持调解优先,将劳动纠纷调解力量下沉基层。加强企业调解组织建设,推广网络调解仲裁,提高结案率。2022年计划开展劳动用工体检400家以上,对新任劳资专员开展劳动法律法规集中培训1-2次,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不少于260人,创建市级金牌调解组织3家以上。

(五)聚焦人事管理,营造公平公正选人用人环境。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一件事”改革及相关配套,探索事业单位人才管理、考核等激励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继续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四海揽才”“双一流”学校高层次人才招聘及编外人员招聘等工作,确保招聘工作有序进行。

(六)聚焦数字化改革,提升智慧人社建设水平。完善局数字化改革专班实体化运作机制,立足人社核心业务,推进和完善人社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就业服务应用场景、技能人才智慧平台、“民生一卡通”等项目建设,继续推广秀洲人才码,做大做细人才数据库。做好数字政府相关工作,打通人力社保各条线堵点、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