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的2021年中小学(含幼儿园)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结果公布。本次征集活动全省351项项目化学习案例参选,经专家评审,共167项入选,秀洲区选送的四项优秀案例入选,分别是秀洲实验小学李萍老师的《简易净水器》、磻溪教育集团张丽娟老师的《“智造•慧学”之小饼干的传承与创新》、洪合镇中学叶明老师的《桂花时节,相与寻觅真君子》和新塍镇中学杨妍老师的《寻红色珍宝——故乡优质文化推介》。
《简易净水器》
——秀洲实验小学 李萍
《简易净水器》项目是结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第六课《污水和污水处理》的“污水的处理工艺”版块拓展延伸的项目化学习案例。学生在实地考察了家乡的自然水域之后,发现学校边上的“吴越河”存在水资源被污染的现象,设计制作了简易净水器来净化水质。
本项目以“五秀联动”的项目化学习模式,通过“秀选题、秀研讨、秀方案、秀探究、秀成果”五环节进行项目研究。项目中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学生像工程师一样经历设计、制作、测试、优化迭代的过程,培养了高阶认知能力,提升了综合素养。
《“智造•慧学”之小饼干的传承与创新》
——磻溪教育集团 张丽娟
该项目学习源起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的营养”单元,指向生命科学领域,围绕“饼干真的是不健康食品吗?”等真实问题发生学习,让同学们经历了一个完整寻找答案的过程。
“饼干的文化与制作”环节中学生了解饼干的“前世今生”,并学会如何手工烘焙饼干,掌握一定的烘焙技巧;“饼干的营养与健康”阶段,学生在科学配比与实践操作中寻找饼干“是否健康”的证据,最终能根据结果研制出健康饼干的最佳配方以及各种口味的“衍生品”;“饼干创意画的设计与制作”是在健康饼干的基础上,尝试可食用植物色素融入蛋白霜绘画,与洛东儿童画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饼干的美观度,将特色文化带出地域;项目反思阶段学会正确看待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提高思辨能力,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桂花时节,相与寻觅真君子》
——洪合镇中学 叶明
此项目化学习缘起于部编教材九上现代诗歌《梅岭三章》和当地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结合九上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了“桂花时节,相与寻觅真君子”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本项目以“寻找自强不息真君子”为驱动性任务,设计了起航篇、传承篇、转眸篇、合颂篇等四个篇章。本项目共历时三周,每个实践活动之后都以多种形式呈现了项目化的学习成果。“桂花时节,相与寻觅真君子”项目化学习的开展重点围绕语文学科,是对语文所学内容的再回顾、再开发。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很强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突发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寻访“君子”、礼赞“君子”鼓励学生学习先进,传承红色基因,争做自强不息时代好少年。
《寻红色珍宝——故乡优质文化推介》
——新塍镇中学 杨妍
本次项目化学习基于初中语文八上第六单元综合实践《身边的文化遗产》,融合学校坐落在千年新塍古镇的历史文化,以“寻红色珍宝,哪一项可为故乡优质文化代言”为驱动性问题,制作《故乡优质文化推介卡》和推介报告书。确立了4组推介项目:蚕桑文化、美食文化之“新塍小月饼”、江南佛教文化之能仁寺、红色初心之嘉兴地方党史馆。构串了实地考察、现场采访、制作推介PPT、撰写演讲词、采风视频剪辑、制定采访单和访问函、邀请函、完成“文化遗产”推介报告书、修订量化测评表等系列活动。搭建了“故乡优质文化遗产推介会”平台来展示学习成果,在推介展示、现场答辩、专家点评、观众投票的四重量化打分中,评选最佳项目。并通过班级文化墙,设立专版展览小组的团队成果。
《寻红色珍宝——故乡优质文化推介》项目化学习整合了语文教材知识,把“行动”与“制作”相结合,改变常态的学习方式,激活了学生创造性和社会实践性,也看到他们的成长和对故土文化、红色精神的全新认知。
秀洲区研训中心一直积极探索项目化学习方式,创设各级各类平台有效推动区域项目化实施进程。通过实践、探讨、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项目化学习实施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秀洲教育美好优学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