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司法局 > 业务工作 > 社区矫正
索引号: 330411ZF220000/2021-190581 有效性:
发布单位: 区司法局 生成日期: 2021-09-13
文号: 来源: 区司法局
主题分类: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索引号: 主动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司法局
生成日期: 2021-09-13
文号:
来源: 区司法局

社区矫正对象奖惩依据

发布日期: 2021- 09- 13 17: 28 浏览次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第二十八条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依照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考核奖惩。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表扬。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法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结果,可以作为认定其是否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是否严重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

第三十三条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表扬。

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六个月以上并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可以给予表扬:

  (一)服从人民法院判决,认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规;

  (三)遵守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等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

  (四)积极参加教育学习等活动,接受教育矫正的。

  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期间,有见义勇为、抢险救灾等突出表现,或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等突出事迹的,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可以给予表扬。对于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依照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提出减刑建议。

  第三十四条社区矫正对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训诫:

  (一)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未超过十日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等规定, 情节轻微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情节轻微的。

  第三十五条社区矫正对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警告: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二)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十日的;

  (三)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等规定, 情节较重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对象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受到社区矫正机构两次训诫,仍不改正的;

  (六)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情节较重的。

  第三十六条社区矫正对象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并向执行地同级人民检察院抄送治安管理处罚建议书副本,及时通知处理结果。

  第四十六条社区矫正对象在缓刑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执行地同级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撤销缓刑建议:

  (一)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社区矫正机构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情形。

  社区矫正机构一般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如果原审人民法院与执行地同级社区矫正机构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可以向执行地人民法院提出建议,执行地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裁定书同时抄送原审人民法院。

  社区矫正机构撤销缓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副本同时抄送社区矫正执行地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四十七条社区矫正对象在假释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执行地同级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撤销假释建议:

  (一)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二)受到社区矫正机构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三)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

  社区矫正机构一般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建议。如果原审人民法院与执行地同级社区矫正机构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可以向执行地人民法院提出建议,执行地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裁定书同时抄送原审人民法院。

  社区矫正机构撤销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副本同时抄送社区矫正执行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罪犯原服刑或者接收其档案的监狱。

  第四十九条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收监执行建议:

  (一)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社区矫正机构两次警告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情形。

  社区矫正机构一般向执行地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建议。如果原社区矫正决定机关与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可以向原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提出建议。

  社区矫正机构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执行地县级人民检察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