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索引号: | 330411ZF000000/2021-18694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区民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1-07-08 |
文号: | 来源: | 区民政局 |
索引号: | 主动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民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1-07-082021-07-08 10:34:00 |
文号: | |
来源: | 区民政局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问题,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目标战略。近年来,我市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增高,截至2019年底,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为97.2万人,占比达26.7%,老龄化程度高居全省前列,呈现规模大、速度快、服务供给不足等态势。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老年人老有“数”养、病有“专”医,事关嘉兴发展全局,事关百万市民福祉。
为此,市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探索创新,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老年人养、医、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还存在着健康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年轻一代工作和生活的顾虑,制约了医养结合工作的深入推进,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群众的获得感不够强。因此,通过建设老年人“养、医、护”健康管理数字平台,构建老年人健康管理大数据库,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养老服务管理体系,使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就显得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为此,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强化政府为主导,相关行业机构、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规划工作,并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出台相关的产业引导政策及建立相对应的综合服务机构。围绕我去养老健康产业和数字产业,积极探索推广辐射长三角市场的“养、医、护”创新模式,延伸产业链,形成一套自行造血的产业闭环,具体为:
一是建立基于睡眠场景的60岁以上老龄人群健康数据采集系统和综合应用管理平台。采集老年人群生理数据、建立健康档案,推进老年人群“养、医、护”健康管理智慧平台建设是现代城市数字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使用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制定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中推荐的智能监测设备智能床等智能化设备设施,进入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等场所,实时采集老年人群生命健康数据,实现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特别是睡眠场景下的人、环境、时长相对稳定、来源可靠的生命体征数据,为运用老年人群健康管理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建立老年人群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方案,实现精准预防、有病早治,达到治未病的管理目的,减少就医频次,降低突发紧急抢救比率,减少医保费用支出,延长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年龄,达到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同时,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老年人群健康预警信息化、健康服务社区化。探索出台为融合现有政府部门,如民政、卫健委、医保、长护险等服务老年人群的政府性开支+个人出一点相结合的方式,使之适老化和智能化的政策和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强化家庭医生在老年人群“养、医、护”管理中的责任,切实发挥其主体作用。巩固和深化我市家庭签约医生工作成效,建立家庭医生实时获取签约老年人健康数据的共享机制,明确家庭签约医生对老年人的医护作用。同时,进一步规范家庭签约医生的责任和收益,建立智慧化的家庭医生职责监督管理和考核办法,发挥家庭签约医生在老年人居家养老中的实际作用。目前,“养、医、护”健康管理智慧平台模式在秀洲区得到响应和试点,得到受众群体和政府部门、相关机构普遍认同该民生服务平台,央媒为此专门进行跟踪报道。
三是推进养老产业上的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实现嘉兴养老产业数字化。建议政府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全市百万老龄人群建立广覆盖(有网络的地方)、低成本(政府开支得起、个人使用得起)、可持续、可监督、可循环的数字化养老产业,推进完善我市养老数字集群,实现数据闭环贯通,真正使嘉兴百姓享受到数字赋能发展成果。为我区在老年人群“养、医、护”健康管理模式的先进成果在长三角一体化城市群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唐国海代表:
您在嘉兴市秀洲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人“养、医、护”健康产业数字经济管理平台建设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根据您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截至2020年底,秀洲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92989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总数的25.37%,其中80周岁以上老人13300人,100周岁以上老人14人,空巢独居老人约有1000户左右。目前,全区共有6家养老机构,其中4所敬老院、1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家民办养老机构。全区建有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家(每个主体1家),3A级以上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14家,实现服务功能全覆盖。
针对您的建议,目前我区已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养老服务工作:
一、积极开展“养、医、护”智慧养老服务
根据《关于印发秀洲区“家院融合·养医护智慧康养” 服务模式试点方案的通知》(秀洲政办发〔2020〕67号)文件,秀洲区于2020年7月开始试点实施“家院融合·养医护智慧康养”服务模式(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主要通过一个设备、一个中心、一个联盟来形成服务闭环。“一个设备”是依托本土智能企业麒盛科技,在王店镇、新塍镇、新城街道和高照街道共选取500户空巢独居老人家庭安装智能床,定时监测、反馈老人睡眠状态时健康体征数据,包括呼吸、心率、HRV(心率变异性)、打鼾等;“一个中心”是建设“家院融合·养医护智慧康养服务中心”,在试点老人的健康数据发生异常情况后,向老人监护人发出三级预警,依监护人需求向养老护理员(一、二级预警)和家庭签约医生(三级预警)派单,并收集反馈信息;“一个联盟”是充分整合家庭、民政、卫健的老人监护人、养老护理员、家庭签约医生等资源,建立三方联动机制,形成服务闭环。截至2021年5月,指挥中心已发出健康提醒建议发生预警情况共计4716起,其中三级预警222起,处理率100%。
二、着力构建“家院融合·养医护康安智慧康养”模式
为满足秀洲区老年人养老、医疗、护理、康复和安全五方面的需求,我区将“康”、“安”融入现有服务模式,构建 “家院融合·养医护康安智慧康养”模式。2020年10月,区级康复辅助器具展示中心在主城区建成,设置了接待区、实物展示区、情景体验区和评估适配区以及适老化改造家庭样板间。我区将逐步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租(售)展示服务试点工作,以区级康复辅具租(售)展示中心为辐射,建立7个以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康复辅助器具租(售)展示点,形成“1+7”社区康复辅具租(售)展示服务网络,为老年人群就近提供辅具适配、使用指导和租(售)展示服务。
同时,根据《2021年秀洲区民政工作要点》,我区正在为1000户左右的空巢独居老人安装“无感”式安全守护设备。根据排摸情况和老人意愿,在各镇(街道)辖区内空巢独居老人的家中安装“助安五件套”,主要包括“智能水表、智能烟感、智能煤气、雷达感应跌倒报警、一键呼叫”等,终端全部接入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并24小时值守,智慧设备出现异常报警后,立即启动老人监护人、邻居或志愿者、网格员或网格长、照料中心负责人、村社区干部的五级紧急联系人联动机制,形成快速应急服务闭环。此类“无感”式设备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独居老人居家安全状况,而且不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提升了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三、努力完成医养结合工作目标
目前,秀洲区正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工作,一方面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20年全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超90%,开放28万余份,开放率近60%。老年人健康管理近4万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超省定目标任务37%、26%以上,严重精神障碍常住人口发现率5.31‰。全区人均期望寿命83岁,30-70岁人群因慢病过早死亡率6.84%,健康核心指标达到高收入发达国家水平。另一方面,卫健与民政部门不断深化合作,将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失独家庭、特殊困难家庭、残疾人等作为重点人群,提供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等。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到辖区敬老院提供服务一次,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月至辖区村(社区)老年照料中心服务一次。
四、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发展
秀洲区全力落实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嘉兴市“数字经济强市”建设要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建设。今年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2.61%,列全市第二;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15.9亿元,增加值增速达107%,全市排名第一。目前秀洲区产业已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一是规模基础逐步夯实。例如公共WIFI基本实现主要公共场所全覆盖,5G建设的有序铺开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二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例如秀洲区智能家居产业、光伏产业等。三是产业引领彰显成效。例如麒盛科技入选工信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并上榜2020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等。
下一步,我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探索创新“养、医、护”模式,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一、推进部门信息共享互通
进一步实现部门多跨服务,在健康管理上与卫健部门协调,由于未来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主要面向全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开展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形成老人健康日报,考虑通过与卫健部门的医院信息系统(简称his系统)对接,为参与健康监测的老人提供既往病史,实现更精准的健康状况干预。
二、实现智慧养老提质拓面
我区将进一步加强与本土智能企业合作,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扩展服务宽度,深化服务内容,建立健全“养、医、护”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例,目前智能床垫监测系统可提供老年人睡眠健康监测并反馈数据,下一步企业可积极开发求助呼叫、跌倒告警、体征监测、视频通话、家庭安防等多方位个性化功能,并系统性地提供配套人工服务,满足居家老年人健康、护理、安全等多方面需求。同时将此系统推广应用到多个养老场所中,例如机构养老(敬老院)、居家/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医院临床护理(老年病区)等。
三、打造智慧健康产业高地
由于秀洲区养老产业的数字化仍处在起步阶段,接下来我区将加强对养老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纳入养老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引导企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加快产品、业务和模式三重创新。同时发挥好企业带头引领作用,鼓励高新企业申报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探索智慧养老相关产品和服务地方标准。不断推进养老产业集群,逐步打破行业机构、企业的边界,在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数据整合和机能协同,扩大数字赋能发展成果的惠及面。
嘉兴市秀洲区民政局
202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