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411ZF000000/2021-18666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区教育体育局 | 生成日期: | 2021-07-06 |
文号: | 来源: | 区教育体育局 |
索引号: | 主动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教育体育局 |
生成日期: | 2021-07-062021-07-06 18:02:34 |
文号: | |
来源: | 区教育体育局 |
张会芳委员:
您在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已转来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秀洲区围绕“优质”、“均衡”发展,以打造秀洲“美好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融合,缩小校际差距,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一、主要做法
(一)五育并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落实立德树人,着重加强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深入推进“红船精神进校园”活动,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持续推进美丽校园建设,深化特色品牌培育,各初中学校校园文化品牌更为清晰,育人环境更加优化。
2.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突出德育实效,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提升智力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强化体育锻炼,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增强美育熏陶,严格落实学校音乐、美术等课程,结合秀洲区农民画等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
3.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理念。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落实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进一步重视体艺2+1项目和科技创新等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二)优化资源,完善优质均衡发展机制
4.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保障教育发展规划和经费安排,进一步提高初中学校日常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同类学校的教师待遇和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一致,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全面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午餐等补助,2020年,初中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167人次、金额10.44万元,享受非寄宿生生活补助216人次、金额6.74万元,享受营养午餐360人次、金额14.85万元。
5.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出台《秀洲区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成立秀洲教育智库联盟,依托闵行区教育学院开展教育高端人才定制培养工程,加强教育高层次人才招聘选聘,组建5个名校长、14个名师工作室。加强教师全员培训,每年参加区级培训达3500人次,教师五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100%。全面实行农村任教补助政策,职称晋升和评优评先向乡镇一线教师倾斜,鼓励优秀教师扎根乡镇,提升乡镇教育质量,促进全区优质均衡发展。
6.紧密城乡学校联动。稳步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组建,到2022年乡镇初中学校结对覆盖率将达到100%。积极构建校园数字化环境,持续推动“互联网+义务教育”,以城带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20年相关初中学校共开展同步课堂、网络教研等活动305节次。推进“新优质学校”培育,有8所初中学校(其中乡镇6所)列入市级“新优质学校”培育。组建了浙师大秀洲国家高新区教育集团。发挥辖区内优质学校资源输出和示范作用,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辐射。
(三)增量提质,提高教育服务水平
7.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根据人口出生变化,建立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动态调整和项目储备机制。对新居民学校实行“初中停招”,同时,增加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嘉兴秀湖学校已于2020年投入使用,高照实验学校、上外改扩建等项目正有序推进,以满足人口增长及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8.不断提升初中办学服务水平。开展好科学家教城乡行活动,“家长学校”全覆盖,并由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进行专业指导。完善初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已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12个,达到100%,其中省中小学一级心理辅导站1个、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7个。全面推进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9.切实发挥科研引领作用。通过名师工作室等资源,会诊薄弱学校,全力支持、引导和指导学校打造自己的品牌,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要求,吸引家长、学生选择自己本学区内学校就读,真正把好学校办在老百姓身边,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优化完善学校布点。结合《秀洲区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根据区域土地全域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对初中学校布点进行优化和完善,制定好十四五教育资源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初中学校的建设进程,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深化初中学校环境提升。组织实施好2021年区民生实事项目初中学校环境提升行动,完成全区700间公办中小校教室的灯光改造;完成全区260间公办初中教室的空调安装,完成全区7所农村中学校园环境整体改造提升。
三是深化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着力开展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探索共建型、融合型教共体工作经验,持续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活动,提升同步课堂、网络教研质量;扎实做好“新优质学校”培育工作,强化过程指导,争取评估通过率达100%。有序推进数字家长学校建设,到2025年全区乡镇学校的数字家长学校达100%。深入研究公民同招改革后学校内涵发展路径,完善初中学校放学后校内延时服务制度,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
四是完善教育人才培育政策。完善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政策。制定出台秀洲区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意见,健全从教学能手、学科教学带头人到名教师、名校长的培育体系,科学设置评选条件,强化评后培训、管理和考核,注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出台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政策,加大赴省内、省外高校和向社会招聘教育高层次人才力度。进一步加强与闵行区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的深度合作和平台拓展,通过项目化的培育培训,加大教育高端人才定制培养力度。在即将开展的第17批区教学能手评选工作,适当向新居民子女学校、完小倾斜,将新居民学校教师纳入评选范畴。通过“县管校聘”工作,提高骨干教师跨校竞聘比例要求,促进教师流动。推动中心校优秀教师向完小薄弱学科流动,均衡配备本部和各完小师资。通过“县管校聘”工作,推动体艺教师跨校交流。加强体艺兼职教师管理和服务,对兼任体艺学科的教师,引导其主动取得兼任学科的教师资格证或全科教师资格证,加快学校“一专多能”教师培养。
五是继续培育学校特色。特色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灵魂。将引导各初中学校根据本校自身特点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在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教研、特色管理、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形成各学校的办学特色,以特色办学解决优质生源流失问题。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初中学校办学特色情况的宣传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振奋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感谢您对秀洲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希望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体育局
2021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