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411ZF000000/2021-1866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生成日期: | 2021-07-06 |
文号: | 来源: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索引号: | 主动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生成日期: | 2021-07-062021-07-06 15:27:20 |
文号: | |
来源: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陈威委员:
您在政协嘉兴市秀洲区四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技能人才作为现代社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我区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得到重视,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校政企合作,组织开展秀洲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技能大赛选拔等等,逐步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技能人才队伍。
一、近年来主要做的工作
在您提到的我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近年来,全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制造强省和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 提升了技能人才工作效能。
1.出台规划政策,着力优化发展环境。2017年,区委区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的若干意见(试行)》(秀洲委办发〔2015〕39号)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加快人才集聚助推特色产业高地建设的若干意见》(秀洲委(2017)16 号),完善机制,推动人才政策、人才服务向特色产业平台倾斜。根据我区“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嘉兴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我们紧紧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大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职业技能人才“百千万”培养工程。依托每年的《秀洲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全面梳理公布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技能大师工作室补贴、优秀校企合作项目、优秀高技能人才等各项奖励政策。初步形成长期规划与近期安排相结合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推动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2.拓展平台载体,着力拓宽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一是建立了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形成以镇街道7所成校为基础,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补充,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市技师学院等技术院校为基地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二是秀洲区依托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南洋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设。三是全面推进校地合作。我们已经与云南、甘肃、四川等地的近20家职业院校开展交流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并邀请学生到我区进行见习实践锻炼,加强高技能人才交流互动。
3.拓宽成长通道,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一是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认定。自去年10月以来,秀洲区积极响应市人社局工作安排,依托区内大型企业完善的评价体系推进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目前我区有19家企业已经成为试点企业,发放技能等级证书150余本。大力推荐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认定。目前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具备第三方评价鉴定资质,可以发放电工、铣工、钳工社会化评价的技能等级证书。二是稳步推进新型学徒制模式,截至目前,已通过嘉兴技师学院和麒盛科技、佳源四季酒店等企业签订新型学徒制工人324名。佳源四季20名茶艺师已经通过这个模式拿到茶艺师五级的技能等级证书。三是积极开展技能竞赛,三年来组织市级和区级各层面职业技能大赛12场,涉及全区8个镇(街道)等9个承办单位,起重装卸工、消防设施操作员、中西式面点、焊工等 12个工种。众多的技能人才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标兵,逐步形成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4.加强激励引导,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在制定人才政策时,兼顾科技人才与技能人才、域外引进与本土培养,使更多的本土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使引进的高技能人才留得住。嘉兴市于2020年4月制定出台了《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包括了对高技能拔尖人才每人最高 30 万元的特殊支持,其中对 35 周岁及以下青年人才入选“优才支持计划”的,上浮 5%的奖励额度,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给予了有力支持。同时,秀洲区将进一步加快释放秀洲“人才新政”等人才政策红利,并立足招才引智需要以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求,继续探索出台专项支持政策,着力营造更具吸引力的政策环境。二是做好技能人才培训和奖励资金的兑现。2020年开展各类培训15580人。发放专项资金5088.939万元。三是重视高技能人才使用。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嘉兴市首席技师在技能岗位的关键作用。在企业员工技能传承和技能人才培养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区有浙江工匠4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3家,嘉兴首席工匠2名,嘉兴市首席技师5名,17人获选省百千万优秀技能人才。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
当前高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结构还跟不上经济结构调整需求;企业主体对技能人才重视程度还不够;技能人才的价值还未得到社会应有的认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对接转型升级,服务经济发展
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梳理重点产业技能人才职业培训目录,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技能人才供给。依托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等各类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发挥行业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在技术攻坚、技艺传承上的辐射带动作用。
2.发挥企业作用,创新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新模式。培养壮大企业培训师队伍,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大力推广企业生产现场、学校教学过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不断扩大企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覆盖范围。
3.积极评先推优,健全激励机制
落实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福利待遇的政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推荐省市“首席技师”、“优秀高技能人才”、“嘉兴工匠”“钱江技能大奖”等荣誉称号;争创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落实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和奖励。做好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根据经济发展和重大建设项目需要,做好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
4.深化校地合作,拓展引育平台
探索出台区域性校地合作政策,围绕我区“1+8”产业集群,加大与产业对应高校合作共建的力度,通过共建校地联合培养基地,实现技术和人才的对接。以市本级几所职业院校为载体,促进校企间开展深入合作,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和学校建立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嘉兴市秀洲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 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