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411ZF000000/2021-18656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生成日期: | 2021-07-06 |
文号: | 来源: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索引号: | 主动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生成日期: | 2021-07-062021-07-06 10:27:28 |
文号: | |
来源: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
关于重视和加强潜在名木古树保护的建议
古树是指树龄100 年以上的树木。古树名木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是有生命的古文物,是地方重要风景资源,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是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的象征,对于探索自然地理环境变迁、植物区发生发展、研究古代人工引种驯化等造林科技发展具有科学价值。
上世纪九年代和本世纪初,随着城市开发建设,导致一些地方在为城区增添绿色过程中,不惜投巨资将生长在农村的野生大树甚至名木古树移栽进城,特别是50年以上的老树,被经营商卖进公园、广场、绿地,使广大农村地区生在年限较长的珍贵树木严重流失,影响了农村的自然景观,削弱了农村绿化的生态功能。
一、基本情况
按照国家规定,全国古树名木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秀洲区分别于2002年、2012年和2016年进行了三次全区古树名木普查,将每一棵古树名木记录在册,重点保护。全区现有100年以上古树54株,分13科14个属,其中一级古树4株(500年以上),二级古树6株(300年至499年),三级古树44株(100年至299年),无名木。这些古树分布在全区4个镇,全部为散生状,其中王店镇25株、新塍镇19株、王江泾镇4株、油车港镇6株。
二、存在的问题
1.古树名木现存数量偏少。秀洲区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区域,素来有房前屋后种树的习俗,美化居住环境,呈现农村自然村落古树众多的风景。但是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推进等,农村古树进城在上个世纪和本世纪初较为普遍,农村的老古树流失严重。据有关部门的调研统计,全区现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名木存量仅为54株,与南湖区古树名木187株存在明显的差距。全区接近百年树龄且有保护价值的古树名木存量现无从考证。城市化进程推进中,移植进城的高龄古树还没有作专门的普查统计。
2.缺少潜在古树名目的保护办法。秀洲区对丰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进行集中化、智慧化、动态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古树名木保护区、镇、村三级保护网络,实现保护古树名木全覆盖监控和管理。但是对接近百年的古树名目还处于一个放任状态,因村庄布点规划的调整,原来散落在自然村落的近百年的高龄树木,存在砍伐、出售、移植等流失情况。现行的法律法规等还没有对百年内树木保护的有关规定。
3.名木古树的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每一棵古树都是一件瑰宝,它们不仅是自然界的明珠,更是记录一座城市、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秀洲区已对现有的名木古树进行了编目,并对部分古树的生长历史进行了的追溯,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价值溯源。南湖区已正式出版了《南湖古树名木》,对名木古树进行全纪录。
三、工作建议和意见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大名木古树保护的宣传,让广大农民认识到50年以上的老(古)树木既是农村的风景资源,又是宝贵的活生物,它是乡村的标志,是大自然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要出台相关政策。建议区相关部门参照国务院《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秀洲区实际,制定并出台50年以上老古树保护管理的相关办法,对区域内自然生长的50年以上的珍贵树种、稀有植物, 或树形奇特、有科学价值和纪念价值的大树或树群作为后备资源树木,进行保护管理,禁止擅自移植老古树进城、出售外销等的行为。
三要加大新技术应用。相关部门可以选择在当地生长旺盛、寿命长、价值高的优良树木,培育成古树,并发动群众栽植长生树;对一部分濒危古树名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原古树名木进行复制,培育出新一代古树名木。同时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区域内的珍贵树木、古树的管理,不断加大惩处力度,杜绝倒卖珍贵树木的行为。
古树名木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文明程度的象征,是珍贵的文化自然遗产。守护古树名木,就是守护我们自己,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李园兴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古树名木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和加强潜在名木古树保护的建议”的提案,已由区政府交由我单位主办。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根据《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嘉政办发[2009]32号),“本办法所称古树后备资源,是指树龄在8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树木。”“第四条 嘉兴市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的主管部门。建设(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及建制镇的建成区内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及建制镇的建成区外古树、名木和古树后备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
二、秀洲区现存已认定的古树都是人工在寺庙、公园、农村种植的树木。树木必须按规定程序申报并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核认定,且树龄达到100年以上的,方可称之为“古树”。秀洲区现存古树主要分布在老镇区、古建筑遗址、老公园、寺庙内、老学校老村委、私人庭院内及野外。秀洲区目前已普查到的古树,老公园的古树占比较高,如新塍小蓬莱公园有10株、王店曝书亭有9株,两处古树量约占全区的34.5%;其次是老镇区、老学校老村委,共12株占比21.8%;再次寺庙或寺庙旧址,共9株占比16.4%;另有私人庭院3株(2株为个人捐赠古树)。
三、2018年秀洲区编印了《嘉兴市秀洲区古树名木》,记录了全区54株古树情况(2020年新增个人捐赠古树1株),并对4株一级古树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溯源。到2020年底,秀洲区共认定古树55株,其中一级古树4株(500年以上),二级古树6株(300年-499年),三级古树45株(299年-100年),均已挂牌保护。在全省率先制定平原地区“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并实施专项修复保护;在全省率先开发古树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在嘉兴范围内率先建立古树名木保护“树长制”、实现古树名木保险全覆盖;2018年全省古树名木保护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四、下一步区林业主管部门将继续重视古树名木及古树后备资源的管理,落实“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并实施专项修复保护,保障古树名木保险全覆盖保障修复的资金来源,加强古树后备资源的调查和管理,加大古树名木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树长制”等保护制度。
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秀洲分局
2021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