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司法局 > 业务工作 > 社区矫正
索引号: 330411ZF220000/2021-187911 有效性:
发布单位: 区司法局 生成日期: 2021-07-27
文号: 来源: 区司法局
主题分类: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索引号: 主动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司法局
生成日期: 2021-07-27
文号:
来源: 区司法局

秀洲区社区矫正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1- 07- 27 16: 09 浏览次数:

一、基本数据

截至10月底,全区共新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97人(其中新入矫193人,执行地变更迁入4人),减少139人(其中期满解除134人,收监执行1人、死亡2人、执行地变更迁出1人,其他原因减少1人),截至10月底,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59人(其中管制0人,缓刑247人,假释9人,暂予监外执行3人),共有7人次受到训诫处罚、21人次受到警告处罚,1人次受到司法拘留;共办理调查评估77件。

二、相关工作

 (一)监管安全工作

    一是按照上级司法行政社区矫正机构关于做好“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期间”维稳安保工作的统一部署,区社区矫正办结合本地实际,及时进行研究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社区矫正在特殊时段的维稳安保工作,确保实现六个“绝不发生”的安保目标。比如:春节前夕1名社区矫正对象采用人机分离、设置呼叫转移的方式于1月20日自驾返回老家四川,21日被发现后,马上勒令其返回,该对象于22日返回嘉兴,于23日受到警告处罚,并佩戴电子手腕,于1月28日期满解矫。二是春节前及时组织开展以司法所为单位,为期一个月的社区矫正隐患大整治、问题大整改、秩序大整顿活动,要求各司法所及时开展大走访活动,确保每一名列管社区矫正对象都走到,情况摸清楚,并结合前期大排查活动中发现的隐患、薄弱环节,做好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厘清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期限,确保整改得成效,问题、隐患得以解决消除。三是及时召开会议,加强学习。一方面组织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人员召开会议,分析研判社区矫正对象安全稳定情况,厘清监管重点人员,加强落实监管措施;学习上级有关做好元旦春节两会的维稳安保工作文件精神,特别是关于社区矫正对象春节特许探亲的有关文件规定,为落实好特许探亲工作夯实政策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矫正对象春节请假及探亲的条件及比例。另一方面,由各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春节节前教育:一是明确春节请假的条件及准假外出期间的监管规定,外出期间每日必做的事项等;二是进行警示教育,强调节日期间要注意的事项,准假外出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及必须做到的事,做到节日期间规矩不忘,一如既往,安心服矫。四是组织开展春节帮困帮扶活动。根据走访了解的情况及村(居)反馈上来的情况,各司法所对列管“两类特殊人群”、在监服刑人员中生活困难人员家庭及其未成年子女进行了节前帮困救助,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促使他们进一步遵纪守法服矫。

春节期间共有15名社区矫正对象获批准请假及特许探亲(其中2名因疫情自动放弃,其余人员于3月1日前全部返回销假)。   

(二)防疫工作

一是开始防疫工作后,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要求抓好落实,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在每日的电话汇报中,汇报自己的当日行踪、接触人员及自身身体状况,并告知尽量不外出,外出要佩戴口罩。二是对获准请假及特许探亲在外的社区矫正对象,要求其汇报途径路线,在家接触人员及身体状况,工作人员通过核查电子腕带轨迹加以核实,外出社区矫正对象回来后,根据防疫部门要求,对1名途径湖北的社区矫正对象实施集中点隔离,外省及温州返回的5名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居家隔离,工作人员每天电话保持联系,随时掌握情况,并决定所有外出的社区矫正对象佩戴的电子腕带统一延后14天后再予以拆除;对1名因疫情交通封闭原因滞留在老家的特许探亲对象则每日要求其电话汇报相关情况,及时了解交通情况,司法所及矫正科每日核查其电子腕带轨迹,直至该对象于3月1日搭车自驾返回秀洲。疫情期间,各司法所在每天与矫正对象保持电话联络的基础上,还采用微信视频走访的方式,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深度跟踪,以及时掌握其行踪,疫情缓解后,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逐步恢复正常的监管教育措施,及时进行上门走访。截至10月底,全区共组织集中教育2127人次、组织社区服务2627人次、进行个别谈话教育2873人次、开展心理辅导818人次、进行风险评估374人次、开展走访教育1337人次。三是要求社会化服务组织制作有关“新冠疫情”的防疫知识视频教育片在平台上播放给社区矫正对象观看,教育他们正确对象疫情,对一些心情焦虑的社区矫正对象,则安排社会化组织的心理专家进行电话疏导,平稳其情绪。四是积极参与防疫工作。矫正科及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做好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春节安保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全区性的防疫工作,到公路卡点值守、下村(社区)上门宣传、参加局指挥中心值守等工作。同时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投身到防疫工作中去,有不少社区矫正对象主动参加村、社区卡点的值守、巡逻等工作,有的还向武汉及当地防疫部门捐款捐物。

(三)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本着“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努力营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对象宣传的氛围,以网络宣传为载体,运用“秀洲普法”及各镇街道的工作公众号和“之江法云”五级微信塔群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进行全面宣传,在区法制办牵头下制定了《〈社区矫正法〉学习活动通知》及《〈社区矫正法〉主题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的学习宣传、主题月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给局领导及每个科室发放了《社区矫正法释义》,采取“逢会必学”及“每周一学”的方式,让每一个司法行政人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法律条文,让全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社区矫正法》的主要内容,依法规范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区局印制下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宣传折页,运用送法进村社区方式,组织《社区矫正法》学习宣传辅导,组织全区社区矫正专职执法人员及社会工作者进行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知识竞答;为全区村(居)工作站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各司法所运用广场摆摊形式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有奖问答学习宣传、制作悬挂宣传横幅,为全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学习辅导。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式实施后,结合省司法厅下发的“四个文件”精神,及时抓好执法落实工作,截至10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以来,共处予训诫处罚8人次,警告1人次,佩戴电子腕带定位装置7人次。

(四)执法规范化、一体化工作及智慧矫正中心建设

一是区局矫正科及各司法所根据省厅矫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及时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工作的自查工作,围绕省厅局列出的“4个方面问题及其17种现象情况”进行深挖细查,厘清问题隐患、整改时限及任务责任清单,并根据省厅局及市局矫正处的安排,及时对2019年度的各类执法案卷进行自查,并从中抽选三个卷宗参加全市核查,其中两个卷宗经市局选定参加全省核查。在此期间,对各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台账进行了全面检查,并会同检察院同时进行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检察,对存在的问题当面进行指出,并要求及时改正。二是根据上级及区政法委的统一安排,本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重复购买”的原则,厘清了区司法局《一体化单轨制协同办案设备采购清单》,并上报区政法委及通报区财政局,及时开展软硬件设备和采购。今年以来,截至10月底,共通过政法协同一体化系统接收来自法院推送的社区矫正对象衔接材料共计116件(因不符合而直接退回的未计算在内),其中成功衔接115件,拒绝接收1件(因社区矫正对象早已在我局入矫,法院推送的材料太晚)。省内监狱推送过来的《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委托调查11件,顺利开展调查并反馈,省外监狱线下处理不计在内。

本着建设“全市第一、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真正智慧”社区矫正中心的目标,经过各方努力,智慧矫正中心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初步建设并投入使用。

(五)扫黑除恶及反邪教、监地衔接工作。

一是注重源头入口排查。从社区矫正入矫、审前社会调查、监狱刑满释放衔接三个入口源头进行深入排查,以确保对涉黑涉恶、涉邪教类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对在册两类特殊人群进行深入筛选彻查,确保掌握涉黑涉恶、涉邪教类在册人员的往来去向、交往情况。三是加强学习。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深入学习,确保熟练掌握相关涉黑涉恶、涉邪教类的知识,以促使排查精确有效;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涉黑涉恶、涉邪教类知识的辅导教育,以使他们知晓黑恶势力及邪教的严重危险,引导他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远离黑恶、邪教,发现涉黑涉恶、涉邪教类的个人及事项能及时检举揭发。目前全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中,有涉恶案底1人、涉枪案底1人,无涉邪教人员。其中涉枪案底人员经过社区矫正的精心矫治,较长的时间的矫正表现观察已解除重点人员标识。

疫情期间,严格按照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社区矫正机构的要求,做好监地衔接工作。共派人前往监狱接回假释类社区矫正对象2名,与家属一起接回重点刑释人员2名,对各地监狱、司法行政系统通报过来刑释后要赴秀洲的刑释人员则做好登记备案工件,并及时告知各司法所做好核查、通报(派出所、防疫部门)工作。防疫工作转入常态化后,则克服办公场所处于过渡阶段的困难,本着群众需要第一位、监地是一家的工作理念,想方设法建起了监地视频会见室,截至目前,已完成61名在押犯、121名家属的会见工作。

三、2021年工作思路

一是队伍建设。会同局人事政工条线贯彻落好实省、市、区《关于加强社区矫正社工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抓好转聘和新招聘社区矫正专职社工人员工作,强化社区矫正专职社工队伍化建设;根据上级司法行政社区矫正机构的统一安排,及时报请建立秀洲区社区矫正机构,并配齐配强相关专职执法工作人员,从而真正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社区矫正专职化执法人员队伍,为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是继续跟进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在区社区矫正中心已初步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提档升级,积极争取省厅局、市局领导的精心帮助指导,力争建成全市第一、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集社区矫正监管教育帮扶警示于一体的真正的“智慧矫正中心”。

三是深入推进以“秀洲法治农民画助力社区矫正”为载体的社区矫正修心教育活动。突出法治、道德、心理、文化、技能、情感等六大主题教育,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六心”教育,促使其崇法、立德、正品、向善,显著增强了教育改造的科学性、针对性,进而提升了社区矫正对象转化率、改好率。

四是做好《社区矫正法》的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工作。要按照方案,抓好《社区矫正法》主题宣传月活动的各项活动安排的落实工作,及时学习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社区矫正法》的相关文件精神,做好与《社区矫正法》实施相配套的各类法律文书制作的准备工作,为精准实施执行《社区矫正法》打好基础。

五是继续深化“先锋助矫”创建工作。继续巩固洪合“红立方”这一先锋助矫阵地建设,同时指导好各司法所确定的先锋助矫示范点建设工作,力争做到“先锋助矫”这一嘉兴市社区矫正帮教帮扶教育品牌工程在秀洲能打造出更亮丽的光彩。

六是在依法成立秀洲区社区矫正委员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矫正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厘清各成员的单位的职责任务,凝聚合力,形成社区矫正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十三五成就

一、依法设立了秀洲区社区矫正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厘清了各成员的职责。

二、初步建立了区社区矫正“智慧矫正中心”,基本具备了“工作网络化数据化、管理智能化移动化、管控精准化、指挥可视化、教育帮扶便捷化”的“智慧矫正”功能。

三、初步打造了一支专职执法人员正规化、辅助工作人员专职化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十四五”规划

  一、依法设立社区矫正机构,建立专职化的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人员队伍和社区矫正社工队伍,选强建好社区矫正志愿都队伍。

二、在依法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社会化服务工作,配套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化组织专业服务的机制体制、考核选聘方法制度等。

四、在上级社区矫正机构的统一部署下,建立起真正的社区矫正:智慧矫正中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