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边云游,花开俏笑。在暗香浮动的初夏,浙江省刘晶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下校送教学指导服务暨王琦敏名师工作室第四次研讨活动来到油车港镇中心小学。
【校长致辞,话校园发展史】吴志强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油车港镇中心小学近百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从简朴三层教学楼到精致的现代化教学大楼,学校硬件设施在不断完善。目前已有的教师队伍以及骨干教师团队,是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吴校表示,热忱欢迎市、区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到来,助力我校语文教学迈上更高的台阶。
【课堂展示,绘教学风采线】活动在两堂教学展示课中拉开序幕。第一堂课由油车港镇中心小学李亚玲老师带领302班的孩子们一起畅游奇妙的《海底世界》。李老师通过组建海底探秘队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探究文本的欲望。梳理内容和聚段品读是两大教学重点,李老师以“探秘任务”的方式巧妙引导,通过勾连已学旧知,借助作业本习题梳理文本;在视频助解、想象启思、对比阅读中深化对文本的感悟。情境活动导学的方式符合第二学段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探究中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习作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中的“难啃的骨头”。刘晶名师网络工作室成员,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的赵志宏老师与501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习作课《漫画的启示》,给老师们提供习作教学的引领与示范。赵老师以一组漫画开启课堂,顺利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使他们“有话想说”,在愉快的“聊聊漫画”中轻松达成“乐于表达”的目的。接着,赵老师借丰子恺的画作聚焦学生思维,学生在“一读文字”“二读细节”“三想含义”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读懂漫画”的方法。继而引导学生用上方法读读漫画,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表达看法,进一步丰厚“启示”。为进一步提高习作质量,赵老师通过连线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方法,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真正做到从学情出发,搭建习作支架,提高习作水平。
【观研一体,构教学诊断链】下午的活动,以教师分组进班观课的形式进行。刘晶名师网络工作室和王琦敏工作室、青协组的成员分组别进班观摩了我校李晶、张倩薇、沈媛裕、吴宇敏、王平、张丽洁六位老师的语文常规课。课后,工作室听课小分队随即开展了评课研讨活动,肯定了执教老师教学的亮点,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建议。整整40分钟的交流时间,六个小组分点同时进行,以“一对一”帮扶形式近距离、高效率地给执教老师带来帮助与指导。整个活动内容充实、过程扎实。
【名师引领,明教学改进路】活动最后,全体老师齐聚一堂,提出自己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处、疑惑点。嘉兴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晶老师现场为老师们答疑解惑。刘老师针对老师们提出的“词句段运用的教学策略”“想象类习作的教学要点”“学生答题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刘老师强调,我们要明晰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学中应有单元整体意识,注意前后课文知识的勾连,并在教学中将知识与方法进行不断强化与运用,步步落实,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教学还应从学情出发,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能力层级,提倡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真正落实以学定教。整个问答环节,始于老师教学困惑,终于专家精准阐释,干货满满,收获颇丰。
秀洲小学语文教研员王琦敏老师以“感谢”“期盼”两个关键词对活动进行总结。王老师首先感谢刘老师工作室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共同为偏远农村小学送教并开展专业评诊服务。最后,王老师分别向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青协组,以及油小全体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期盼。话短情长,导师的寄语使老师们的心中更添了一份责任与使命感,将朝着小语教学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整整一天,我们在课堂教学、研讨交流、现场问答的活动中践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次浙江省刘晶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下校送教学指导服务暨王琦敏名师工作室第四次研讨活动,给我校语文教学工作带来更多切实有效的指导方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能向着更明晰、更深远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