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为更好地优化“双减”背景之下语文教学的模式,上外秀洲北校区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三阶六环”系列教研活动,从课堂、说课、说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展示与分享。
课堂教学:巧融作业促“双减”
四年级组徐心怡老师与张煜炜老师分别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两位老师立足文本,分别借助学习单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找准文章的主要人物与主要事件,习得归纳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作业本融入课堂,更是设计了创新形式的作业,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
课后,李国英老师、谢菁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进行了评价,肯定了两位老师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结合模式,也给两位老师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杜志群老师进一步解读了单元要素与文本要求,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也鼓励各位老师多思多想多尝试。
说课交流:循序渐进悟情感
五年级组周卓颖老师,孙业老师和付玉华进行了说课展示。几位老师立足单元整体,从学生学情出发,依序语文要素的训练层级,前勾后连。
对于《慈母情深》一文,周卓颖老师由篇章页入手,采用初读课文的方式,梳理了课文内容;紧接着聚焦场景和细节,体会环境恶劣和母亲形象华情感。
孙业老师的《父爱之舟》则是从谈话导入,在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梳理场景。她通过“师生共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体会父子情深。
付玉华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则是通过小组合作,在场景、细节中品味巴迪父母之爱,探究不同看法的原因。最后联系实际,表达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说题设计:合纵连横探新途
六年级组李周婷老师展示了说题环节。李老师的说题紧扣“有方向地‘联’,有深度地‘探’”主题,联通古今探字词,联系句段探文意,联系导语谈表达,从基础题、阅读题和习作题三个角度,确定教学导向,探索语文考试命题新思路。
说课说题之后,潘玮、王秋云、何伟华对四位老师进行了点评,赞扬了几位老师清晰且紧密的环节设计,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设计,创新理念,探索说课说题新理念的方式。
活动的最后,顾文萍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鼓励老师们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探究更加妥帖的“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提出了进行说题设计的必要性和对教学把握的精准度的要求。
教育之渠,需不断引入源头活水,才能一直保持清澈如许。相信通过此次一系列的语文教研活动,老师必定获益良多,不断优化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语文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