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教育体育局 > 业务资讯 > 教育信息

项目学习为引领 研讨交流促提升
——记秀洲现代实验学校第十届教学研讨节之英语专场

发布日期: 2021- 12- 28 09: 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为给教师搭建展示教学风采和交流互动的平台,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12月23日,秀洲现代实验学校第十届以“高效课堂 赋能成长”为主题的教学研讨节之英语专场“同课异构”课堂研讨活动在行政楼底楼合班教室拉开了帷幕。活动由英语教研组长周云蓝老师主持,特邀请秀洲区教研员汤佩奇老师全程参与观摩指导。

活动中,我校的马红丽老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的余佳佳老师分别献课,共同执教NSE8A Module 12 Help Unit 3 Language in use一课。

马红丽老师以自己在四川上大学时期正好遭遇汶川地震和12月22日21时46分在江苏常州市天宁区发生4.2级地震导入课堂,选取了教材中Activity3&6有关地震的活动,以及Activity7有关海啸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灾难面前用心观察提前预防,积极救人以及自救。最后,马老师把将近半节课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四人一组选取一个灾难主题制作灾难建议宣传海报,内容包括:灾难主题,灾难后果,灾难建议三个方面。马老师还提前给出了海报范本和四个评价维度:主题醒目、建议有用、文字整洁漂亮以及配图美观并吻合主题。

余佳佳老师采用了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方式:项目一,谈论校园事故,激活学生已知(复习Unit1的内容);项目二,提炼总结他人在地震中的正确做法(Activity6);项目三,了解其他国家应对海啸的方法和措施(Activity7);项目四,结合目前新冠疫情实际,讨论并提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最后的输出部分,余老师让学生至少选择两个项目内容做一个关于安全和急救的演讲。和马老师一样,余老师同样提前给出了评价标准:演讲内容上要求是否清楚、是否选用至少两个项目和是否用“may, could, must, mustn’t”来描述;演讲展示中是否使用肢体语言和用语音语调表达情感。  

活动现场,王冯娟、张琴和周云蓝三位教师分别从文本解读、思维提升和有效问题的设计三方面进行评课,青年教师田婵老师也发表了观课感想。研讨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授课教师都能按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组织教学,紧紧围绕英语核心素养,立足课程目标,课前充分备课,教学形式多样,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节课各有特色,从教材的挖掘到教法的选择,从课堂氛围的营造到教学环节的设计到,都体现出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既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师生互动,又将英语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原本枯燥的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达到良好效果。其后,周云蓝老师从九个方面总结了“双减”背景下的复习课应该怎么上,勉励教师们要从广度,深度,坡度上挖掘复习课教材。

最后,教研员汤佩奇老师对“同课异构”进行了点评,认为此次“同课异构”的交流研讨活动进一步打开了教师们的教学思路,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最后,汤老师做了“项目化学习”的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学校结对的青海省都兰一中的英语老师也通过互联网观摩了学校的英语专场活动,并参与了评课,他们指出:英语课能利用时事新闻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综合能力很强,基本功很扎实,有很强的知识面。给学生留充分的时间做活动,学生积极性好,活动效果好。4、以话题的方式现场设计手抄报,吸引学生的眼球,都会跃跃欲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全面练习能力等。

室外寒冬腊月,室内如火如荼。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我校与其他学校老师的学习交流,同时也看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开阔了大家的教学思路。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收获落到实处。

IMG_20211223_092657.jpg

IMG_20211223_113234.jpg

IMG_20211223_110227.jpg

观摩余佳佳课堂.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