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的精神和理念,探讨基于学习立场和学科特质的课堂教学转型方向与举措。12月22日,闻川小学开展了以“基于学习立场的种子课教学研究”为主题的数学一级教研暨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由学校副校长阮江豪老师主持,秀洲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宋华良老师全程参与并做指导。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由庄晓婷老师,为在场的老师们作题为《基于学习立场的种子课研究》教材解析和教学思考。庄老师从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入手解读教材,通过前测了解学生学情,并以此为教学依据,提出把握本节课的四个要点:以“理”为基点,分类中建构概念; 以“序”为站点,反馈中优化方法;以“辨”为提升点,对比中感受异同;以“思”为燃点,解析中深化概念。庄老师的观点分享让与会老师深切地感知了《因数与倍数》这一教学内容的学科特质和教学思路。
紧接着,吴裕纯老师基于学情与教材执教了五年级下册的《因数与倍数》。三年教龄的吴老师沉稳大气,整节课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对比不同类型的除法算式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寻找一个数的因数的环节,促使学生在不同方法的类比中,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有理由相信,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稳步提升。
第三个环节,便是在场老师的“现场研讨”。大家围绕着“学习立场”“核心素养”“作业设计”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学校数学名师工作室导师范明新副校长从理念落实、学生生成等方面肯定了吴老师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为她提出了教学改进的方向;董权校长也指出,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学科的内容特质,在充分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以生为本”的教学流程。
最后,秀洲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宋华良老师从“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认知结构”两个维度出发,同与会老师进行了互动式指导。宋老师指出,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从“现象”,到“发现”,再经过“猜想和验证”,从而得到“结论”的过程,设计教学时,需要让学生不断经历亲身实践的过程,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状态,并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宋老师也希望,在今后的概念教学中,老师们要努力从数学知识结构出发,帮助学生从“朦胧”上升到“科学”的高度。
高效、智慧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孜孜追求的。通过本次活动,闻川小学的数学教师们定将在教研的道路上凝聚智慧,在实践中立足学科特质不断探索,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成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