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教育体育局 > 业务资讯 > 教育信息

共赏名师优课 引领专业成长
——记嘉兴市初中社会•法治学科名优教师“携手镇村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发布日期: 2021- 12- 17 16: 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为充分发挥嘉兴市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水平,11月30日,嘉兴市初中社会·法治学科名优教师“携手镇村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在秀洲区油车港镇中学举行。嘉兴市初中社会·法治教研员康益明老师,海盐县高中历史、初中社会·法治教研员王华奎老师莅临指导,各区县骨干教师代表、秀洲区初中社政初级教师短训班和“新锐团队”全体学员参与,活动由秀洲区初中社会·法治教研员施福荣老师主持。

活动在油车港镇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郑锐的欢迎词中拉开帷幕,郑校长感谢各位社会·法治学科专家、名师和兄弟学校教师们的远道而来,为社会·法治学科教学传经送宝,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名师优课

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南湖区大桥镇中学韩贤发老师带领801班的同学们剖析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韩老师用“一个历史概念之解读、一条民族经济发展之线络、一位近代实业之领袖、一家知名企业之兴衰和一位至交好友之经历”这五个“一”为学生搭建课堂学习的境脉;用张謇、谢葆璋两个真实历史人物的经历和翔实的史料引领学生们一步步深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背后的原因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用李大钊先生的话语引发同学们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之间逻辑关系的深度思考,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

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国际商务区实验学校徐萍老师带来一堂“求真·共情·辩思”的道德与法治课《活出生命的精彩》(七年级上册第十课)。徐老师用《可爱的小生命》视频导入,精准点明“生命”话题,后用象征生命周期的“时间轴”贯穿课堂,运用大量真实鲜活、贴近学生的实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认知生命的周期、审视生命的日常、找寻生命的伟大和反思生命价值”四个角度自主探寻提升生命质量、拓宽生命厚度,最终找到“活出生命精彩”的路径。

观点分享

在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后,两位名师分享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韩贤发老师讲述了自己备课时积累史料,研读教材,思索如何挖深课堂深度,最终形成五个“一”和以张謇、谢葆璋两个人物为线索串联课堂教学的心路历程。徐萍老师以“求真·共情·辩思”为题,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角度讲述了她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育人价值的不懈求索。

秀洲区社会·法治教研员施福荣老师用《社会·法治基于“关键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策略》的微讲座进行评课,施老师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出发,结合两位名师的课堂教学片段,分别提出了历史与社会课堂和道德与法治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他强调:历史与社会课堂应从“关键问题”入手,采用确保历史解释严谨的“史论结合”策略,增强课堂教学活力的“梯度提问”策略,尊重历史学习主体的“学力调动”策略,围绕关键问题解决的“思维架构”策略让学生学习真实地发生发展,促进学生历史认知、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和历史思辨能力的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可采取“整体建构、建立体系,体验熏陶、共情共鸣,独立思考、理性认识,价值认同、内化于心和实践思考、外化于行”的策略来达成学生“知、情、理、意、行”的统一。

专家引领

海盐县高中历史、初中社会·法治教研员王华奎老师给大家带来干货满满的《新形势下社会·法治学科教学设计的教材意向》讲座。王老师以“迎大势、应变化、去时弊”为序给大家点明了新形势下关注教材意向的必要性,后结合工作中的事例从“教材意向、教材之魅力、教材意向中的教学设计和大单元设计唤醒我们的教材意向”的角度展开条分缕析,阐释了他对教材意向的所思所感所悟,站位高、看得清、想得准、讲得透。

嘉兴市社会·法治学科教研员康益明老师进行总结性点评: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加强“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要注重课的情境设置、关注课的高度立意、把握课的逻辑结构,使得课堂教学紧紧相扣、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他强调:教师要经常思考“教师如何把握情感、情操和情怀?课堂如何做到回味、品味和余味?自己的教育方位、方向和方略是什么?”这三个问题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本次活动集示范课、说课研讨、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为名优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展示、交流和研讨的平台,名师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强。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们充分地浸润在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之中,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将进一步助推我区社会·法治学科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助力秀洲“美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