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道法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实现教材的精准解读,11月18日,秀洲区小学道德与法治24学分培训班成员齐聚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上午,老师们一同观摩了来自上外秀洲的张煜炜老师与何伟华老师带来的《正确认识广告》第一、二课时课堂教学。张煜炜老师由学生平时的生活入手,通过交流研讨,带领学生们发现了广告其实是无孔不入,无所不包,无奇不有的,总结出了广告无处不在的特点,而后通过观看不同类型的广告,探寻了广告的功能,教育学生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广告。
何伟华老师将学生带入生活化场景,借助新闻案例研讨探究,辨正讨论,使学生得出广告不一定都可信的结论,继而习得辨别虚假广告的基本方法,对虚假广告的危害有了深入的理解。她还通过分析广告常用的“秘密招数”,引导小朋友学会抵御“彩色蘑菇”诱惑的方法,教导学生要善于识别广告,做聪明且理智的消费者。
课后,秀洲区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的教研员张瑛老师对两位上课老师的课程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板块设计,同时指导了两位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改进,与会的学员们都深觉受益匪浅。
下午,老师们再次相聚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一同聆听来自嘉兴市实验小学的朱希杰老师精心准备的知识盛宴——以“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路径探微”为主题的专家讲座。朱老师由“深度学习”的概念出发,从历史的维度、学理的角度、可能的逻辑几个方面,展开了对于“深度学习”的探究。而后朱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向老师们传授方法,引领老师们走出误区,准确把握“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鼓励老师们采用“任务清单引导下的合作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课堂的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接着,朱老师通过教材分析,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聚焦学生的真实问题,琢磨学生的真实心理,从而实现学生的高投入学习。紧接着,朱老师又分享了向学生提示整理生活经验的有效线索,为学生提供社会探究的支架、范例等方法,来触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最后,朱老师建议老师们抓住学生的天然情感线索,初步实现既定目标,激发学生认知和行动的需求,在大观念上实现对于学生的价值引领。朱老师的讲座构思精巧,层层递进,将教材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参与活动的各位老师。老师们均表示获益良多。
活动的最后,张瑛老师作了高屋建瓴的总结。她再次提醒老师们,要上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教材的解读要有精准的把握。在“读准”教材的基础之上,要“读透”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最后再通过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处理,将教材“读薄”,使之以清晰的教学板块呈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相信通过本次道德与法治24学分培训活动,学员老师们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又有了新的认知与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定能灵活借鉴运用、深入钻研教材,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