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双减”背景下高质量育人课堂,第五届“向学而教”名师论坛初中社会·法治专场在秀洲区王店镇中学如期举办。区研训中心沈汉真主任、区初中社会·法治教研员施福荣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荣幸邀请到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正高级教师、嘉兴教育学院思政课教研员沈毓春名师;嘉兴国际商务区实验中学德育名师、嘉兴市第十一批学科带头人、第十二及十三批历史与社会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徐萍老师,嘉兴市名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浙江省王卫华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嘉兴市教坛新秀、平湖市社会·法治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中学副校长潘丹凤,秀洲区学科带头人王店镇中学社会·法治教研组长孙晓萍老师进行课堂展示;秀洲区社会·法治中级、高级教师,创新团队成员,王永生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领导致辞,畅想愿景
首先由沈汉真主任进行了开幕致辞,他真诚期望老师:深入课堂研究,提高执教能力;紧跟时代变化,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推进课程思政,更好担负育人使命;接着王店镇中学叶莉英校长对王店镇中学的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并真诚感谢领导们为王店镇中学搭建的这个高规格的平台,期待秀洲区社政老师们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向优秀汲取力量,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名师课堂,智慧碰撞
活动伊始,孙老师和徐老师分别向老师们阐述了设计课堂的构思及创设意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展示。
孙晓萍老师执教的《内战的爆发》围绕“三个一”设计,从一份迫切企盼的心愿开始,在简短视频欣赏和读者来信的品读中感悟人民的和平之愿;在一场万众瞩目的谈判中见识国共“真假和平”的较量、在一次力量悬殊的较量下看到人心向背的力量感悟和平之殇。在课程中,一方面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时序性,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指导,学生在本节历史课中能“学会从不同史料中提炼观点”“学会运用不同史料论证历史结论”。
徐萍老师执教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活出生命的精彩》是一堂求真、共情、辨思的课。她设计了生命的周期、生命的日常、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反思几个环节,鼓励学生对所面临的情境提出疑问,也设计了日常生活中拒绝和提倡两种不同对待生命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阐述看法。徐老师注重善问、思辨、引领,让学生实现了情感共融、情感升华与情感共享,是一堂能触及学生心灵的道德与法治课。
潘丹凤老师执教的《做负责任的人》一课以视频《如愿》导入,以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感受救国一代“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伟大,感悟建国一代那份坚持与执着,选择与担当的情怀;用学生亲历的身边事为突破证明强国一代的努力与奋进,强国有我,承担无悔。整堂课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教学情境,由远及近、由人及己感受先辈们的责任担当,感悟身边人物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向心中的责任之星学习,鞭策自己,明确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培养强国一代接班人的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道德法治课堂育人功能。
课后施福荣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也为老师们优质课堂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课堂学习探究化,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渗透主体参与,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获得体验、提升能力;探究学习问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体现开放性、创新性,激活学生思维;情境学习整合优化,将书本知识巧妙地进行生活化的运用。施老师的讲话让在座老师们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专家送宝,如沐春风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嘉兴教育学院思政课教研员,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沈毓春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沈特为社会·法治老师传经送宝,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基于素养的命题创新》。沈特以专业的高度和深度,用宏观和微观的视域,通过丰富的典例展示带领老师们在赏析中感知基于素养导向的试题命制的创新。他向老师们传递了:一是情境创设要有特点,凸显试题育人价值,将学科内容的考查置于情境中,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学科任务,借助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评价课程核心素养及其发展水平;二是设问要多样有突破,聚焦思维品质考查,素养导向的试题它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性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而非单纯知识的记忆;三是评分标准要有创新,引领学习方式转变,尤其是开放性试题,通过不同的评价等级,了解学生学科任务完成的不同质量,推测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沈特精彩的讲座为一线教师指点迷津,明确方向,也让老师们对素养导向的试题命制有了新的认识,在专业发展路上多了一份启迪。
本次初中社会·法治专场活动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但是留下的启迪与深思将伴随老师们一路前行。秀洲区社会·法治学科团队也将继续在课堂实践和育人过程中贯彻落实“向学而教”理念,在“双减”背景下,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落实“减负提质”,助力秀洲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