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教育体育局 > 业务资讯 > 教育信息

戮力同心探“双减”,奋楫笃行向“学教”
——记第五届“向学而教”名师论坛初中科学专场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 2021- 12- 17 09: 5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为进一步探索“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育人课堂,强化学科思维培养,提炼课堂范式,11月17日,第五届“向学而教”名师论坛初中科学专场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高照实验学校举行。区研训中心沈汉真主任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为“向学而教”——“双减”背景下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有幸邀请到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郭海平老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嘉兴市名师、南湖区研训中心初中科学教研员朱文平老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派名师培养对象邱亦斌老师为老师们传递“学教”力量。

领导致辞  寄语期望

区研训中心沈汉真主任作开幕式致辞,他指出,“向学而教”是一场有生命力、影响力、辐射力的活动,是老师们的期待、负责让活动更具生命力。“向学而教”的第五年让老师们看到了活动的辐射引领面正在不断扩大,能够吸引专家、名师为秀洲教育带来精彩的主题报告及名师课堂演绎。最后沈主任提出了中肯的期望,希望老师们: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育人理念;二要立足课堂,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主动向名师靠拢,学习好的举措,更新课堂,转变课堂,让课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三要拓宽视野,不断拓宽育人渠道,为秀洲教育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名师课堂  演绎主张

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派名师培养对象邱亦斌老师的《再探氢氧化钠变质》一课点燃了在座老师们的听课热情。邱老师整堂课通过引导学生先观察后思考,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科学思维的培养。从问题1: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有无碳酸根离子到问题2:变质程度——有无氢氧根离子,再到问题3:证明氢氧根离子——先除尽碳酸根离子,最后问题4:除去碳酸钠——把碳酸钠变成氢氧化钠,难度层层深入,不断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渗透学科思维,让学生在解决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把思维过程可视化,四个问题的逐渐深入让学生经历了思维建模的过程,不断巩固、深化、扩展科学性思维,是一节真正培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的有深度、有力量的好课。

“用科学思维认识世界,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科学知识就是生产力。”南湖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初中科学教研员朱文平老师带着三句有力的话展开了《大气压强》一课。朱老师是一位富有“童心”的老师,他风趣幽默、紧跟时代的教学设计让老师们频频点赞,整节课基于项目化学习设计,情境真实,学习真实,思考真实,通过装修时卫生间中发生“排水问题”的真实情境,引发排水项目设计,最后通过马桶设计实现项目的广度。课堂上朱老师放低姿态走近学生,满眼只有学生的教学态度给老师们极大启发,在活跃而有趣的课堂中培养了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四大关键能力。朱老师整节课以驱动性任务推进学生学习,培养问题的解决能力,是一节充分体现高质量育人的好课。

高照实验学校吴春林老师的《能量及其形式》一课用最近全球“能源危机”背景引入,引发学生对“能量”话题的思考。吴老师通过“回忆能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与能量相关的行为或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有能量的物体、用能量的实例无处不在,通过“分析能量”到“概述能量”,引导学生抓住具有能量物体的本质进行抽象概括,逐步修正完善,完成“能量”大概念的建构。“识别能量”环节,通过任务认领、小组合作、展示分享、教师补充、即时评价,实现化学能等能量下位概念的建构,同时渗透分类的科学思想。整节课吴老师将大量的时间放给学生表达,从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中真正实现了“学为中心”,从学习科学到心系“节能”,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整节课的高立意让老师们印象深刻。

好课过后,上课老师围绕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主张分享,听课老师们开展了热烈的评课。

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嘉兴市名师,嘉善天凝中学校长赵亮认为三节课都是在挑战不可能,全新的课堂教学范式,全面的课堂育人,为探索教改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他认为朱文平老师的课让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导向过程,将生活与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朱老师的课从已有起点中实现认知新的生长点,使得思维不断进阶;认为吴老师的基本功扎实,整节课的知识线、逻辑线、情感线清晰,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同时赵校长也对吴老师教材处理的立意提出了看法。

专家报告  引领方向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郭海平老师对三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为大家带来主题讲座《浅谈科学“向学”的教学设计》。郭老师首先对“向学而教”进行定位分析,认为当下教育是为学生会主动学习而教、为学生学会求知而教、为学生学会做事而教、为学生学会共处而教、为学生学会做人而教,强调了教师的教应当指向“学”兴趣而创设情境、“学”理解而设计实验、“学”双基而制定任务。郭特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结合新教学,带领教师深入理解“向学而教”,指导老师要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与自己对话,与教材对话,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做到“三序合一”,运用真实情境,让学习真正发生。最后,从“情境创设”“过程方法”“追求高效”三个方面对“向学而教”的实践提出指导,建议让课堂回归学生的学堂,让学生的思维和所学“活”起来,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活动小结  强调行动

活动最后,教研员吴兴海老师总结发言,他指出,通过一天的学习,老师们愈加深刻体会和理解“向学而教”的四个维度。强调科学应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并以“问题导向”“任务导向”“项目导向”三个方面展开对“关键能力”培养的学习路径进行引领,希望老师们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引领学生用科学眼光看待生活,用科学素养改变生活,用科学智慧创造幸福。教研员梅云光老师从“双减”背景下,科学教学和作业设计、教师培训落实、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强调,希望老师们在新背景下,将教师精力更多投入研究,教师教改行动要走得更加坚定,做得更加扎实。

本次“向学而教”初中科学专场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这为“双减”背景下学生科学思维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探索拉开了序幕,秀洲科学将持续以课堂实践、研讨和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多维度探讨,引领教师向着学生生活、学生心理、学科素养、学情差异进行教学,以学科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养,切实落实“减负提质”,助推秀洲科学教育质量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