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教育体育局 > 业务资讯 > 教育信息

引领共生长 研讨辨方向
——记区名优教师送教民办学校暨“身边好课”校本研修专题活动

发布日期: 2021- 12- 16 10: 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教学是核心,教研是灵魂。”为进一步发挥区小学英语名优教师的骨干引领作用,助推基于主题校本研修的学科组团队发展,明晰聚焦不同板块的“身边好课”,提升全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12月9日,秀洲区研训中心特组织开展英语名优教师送教伯鸿实验学校暨“身边好课”校本研修专题活动。区教研员张菊华老师及区三年内全体新教师、新居民学校全体学科组长及部分骨干团队成员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聚焦语篇 课堂展示

活动第一模块是聚焦两个不同板块的课堂演绎。一是“基于语篇的Let's learn板块教学”;二是“基于语篇的Let's spell板块教学”,由2位区学带和2位伯鸿实验学校的老师担纲。

区学科带头人、建设中心小学的张镁钿老师展示PEP1 U6 Happy birthday. B Let's learn 的词汇课。张老师以教师自身素材为开篇导入数字,创设基于生活的教学情境,主线紧扣单元主题,注重学练结合,扎实有趣,利用话题“Sam's birthday”让学生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语言,通过看动画,写数字,结合phonics读数字,游戏操练,文本重构等环节,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伯鸿实验学校学科组长臧灿老师展示PEP3 U6 Meet my family. A Let's spell的语音课。臧老师以Magic E为切入点,巧妙创设Amy’s family为整节课的主语境,利用视频、音频、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听音、辨音,开展拆音、拼音和分类等语音训练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观察。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区学科带头人、麟湖小学的盛丽莉老师执教PEP5 U6 In a nature park. A Let's spell的语音课。盛老师从单元话题nature park出发,注重活动任务的落实落地,将拼写和拼读紧密联系在一起,关注学生发音,扎实语音学习。环节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朗读、模仿中,体验ou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律,并且重视语义与语境结合,进行有意义的操练,从而逐步形成见词能读的自然拼读能力,感受语音的魅力。

伯鸿实验学校学科组长的彭琴燕老师执教PEP7 U6 How do you feel ?A Let's learn的词汇课。以词汇建构相关语境,基于语言交际目的驱动,彭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和运用词汇知识,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最终实现完整输出语言的目标。

主题研修 校本切磋

在基于“Home class”理念的四节课后,伯鸿实验学校学科组全体老师,开展了“基于语篇视域下的板块研讨”主题校本教研第二模块的活动,活动由学科组长臧灿老师主持。在简短的说课环节后,学科组分3、4、5、6四个年级组,对四节课进行逐一缕析。老师们分别以“教学方法”“关键能力”“扎实”“有效”“语境”“新颖”“语篇”和词汇”等关键词,展开阐述。

研讨最后,学科组就“身边好课”,达成5点初步共识:一是基于语篇教学,让Let's learn和 Let's spell板块的教学,在合理的语境下展开;二是课堂教学,要着眼“听、说、读、写、看”五个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三是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促使小组成员间的互补和共同进步;四是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五是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平等、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

主旨评析 观点分享

区骨干团队成员、上外秀洲外国语学校的钱海燕和程小慧老师带来了观点分享。

钱海燕老师与老师们分享了“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教学”的观点。结合课例,钱老师强调,语言材料的开发不能远离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意义的语篇和语境支持,基于语篇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建构“指向学生整体发展”的目标意识。

程小慧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思考,借鉴多位名家的教学主张,结合课例,对照标准,就“语篇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评析,令现场老师额首称道。

点题小结 好课立意

区教研员张菊华老师以【基于区域视角“身边好课”之思考】为标题,结合观课思考,提出秀洲小英课堂流程“三‘清’(内容清,目标清,方法清)”;“学生学习四‘有’(有兴趣,有自信,有思维,有生长)”;以及“语‘境’,语‘篇’,语‘言’,三‘语’融通”的“身边好课”要素,娓娓而道,细细述说。

此外,结合四位上课老师的课堂表现,张老师从老师的专业素养到上课的风格演绎,表达了中肯的意见。张老师指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要有厚实的学科素养功底作支撑;要具备临场应变能力的教育智慧;对教育教学要有自己的想法认知,切忌生搬硬套,拿来主义;要形成符合自己性格特征、彰显爱好特长的教学风格等。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教与研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共同体。本次活动,为伯鸿实验学校送去了理念,留下了好课,引发了学科组老师们对“好课”定义的新思考和新展望,为全体参与活动的青年教师和新居民学校,厘清了困惑,指明了方向,添加了动力,增强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