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提高练习课的课堂效率。12月14日下午,麟湖小学数学组开展了校本研修活动,主题为:“双减”背景下的练习课的习题整合与设计。活动分三个流程,先由数学教研组长徐华老师介绍本学期的校本研修主题及前期的活动情况,再由朱英毫老师进行现场重构,最后全体数学老师分组研讨,名师高位引领。
活动的第一流程,徐华老师向全体老师介绍了本次研修主题的由来,并介绍前期完成的“二磨三案”的活动过程,特别是二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板块的调整,知识的铺垫,同时抛出了本次听课的两个聚焦点:1.板块二: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梯形后要不要升级任务:分割成两个一样的梯形同时聚焦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点?2.板块三:判定四边形CDFG是梯形的时候,从梯形的本质(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角度引导还是从对边平行且长度不相等的角度去引导?
活动的第二流程是“三磨四案”中的“三磨”课堂实践环节。朱英毫老师带领四(5)班的孩子们,向大家展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单元的《练习十一》一课,全体数学老师带着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朱老师从“重组习题,完善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改编习题,理解梯形概念,沟通联系;微创习题,深化对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三个板块紧紧围绕主题进行课堂实践。其中,板块一注重了学生想的过程,演绎了操作的过程;板块二升级了任务,深挖了知识;板块三的动态变化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的第三流程,全体数学老师分低、中、高三个年段组展开积极探讨,各自表达了独立的思考,发表了小组商量后的想法,可谓是“百家争鸣”。最后,张波老师依据四(5)班学生脱口而出的“菱形”,脑洞大开:对四边形的关系图进行重新调整,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嵌入“菱形”。徐晓靓老师则提出练习课的设计,主要实现三个目标:巩固,综合和提升,并且要关注到多数人的学习。徐晓靓老师和张波老师的高位引领,让在座的数学老师们意犹未尽,受益良多。
“教无定法,教无止境”,相信我们麟湖小学的数学教研组在名师及骨干老师的带领下,一定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