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的决策部署,以“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为抓手,争创“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和“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实施“五大”交通建设。当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交通先行官,为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秀美新区”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献礼!
一、全心投入,规划贯通高水平的快速交通建设。
(一)快速推进重点交通工程建设。2021年计划完成公路水运和民用机场建设投资19.8亿元以上。力争524国道新塍至王店公路全线贯通,环线路段实现快速化,思古大桥双幅建成,木桥港至庙云桥公路、嘉海公路拓宽工程正式建成通车,湖嘉申航道二期完成征迁任务;全面开工建设 524国道秀洲王店至海宁海昌段,524国道、嘉海公路、东升西路三条干线公路景观绿化提升工程等项目;全力推进茶园路大桥工程,南虹大桥,杭申线航道(秀洲段)项目。配合做好机场项目及配套公路设施建设。(牵头领导:张郁、郭荣根,责任科室<单位>:规划建设科、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各镇、秀洲国家高新区,秀宏集团)
(二)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创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道路建设,加快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完善“路长制”管理模式,落实辖区交通道路路长制管理办法,实现农村公路治理水平及建管养运能力全面提升。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等级提升,为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积极争创“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打下扎实基础。(牵头领导:张郁、裴云豪,责任科室<单位>:规划建设科、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科、公路养护科、道路运输科、综合协调科,各镇)
(三)加速融合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含“十四五”规划)、干线公路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力以赴争取轨道交通规划,深入谋划嘉湖高铁、沪昆市郊化、通苏湖支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力争沪苏嘉市域支线、苏嘉平城际在秀水新城设立站点,纳入市、省及长三角区域综合立体交通规划,推动“高速时代”迈向“轨道时代”。开展规划207省道、212省道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东方路、东升西路快速化方案编制工作。安全有序拆除11处省际、县际限高限宽设施,畅通长三角一体化交通网络,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牵头领导:张郁、裴云豪,责任科室<单位>:规划建设科、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公路养护科,各镇、秀洲国家高新区,秀宏集团)
二、全域治理,精心实施高效能的质量交通建设。
(一)严把交通工程质量。优化行业管理,大力开展品质工程建设,做好招投标、信用评价、施工图审批、农民工工资、交(竣)工验收、阳光监管平台等行业管理服务,促进交通建设市场健康发展。年度开展综合大检查,监督范围内在建项目全覆盖,重点抓好质量、安全、合同履约、监理工作、试验检测、交竣工等监督管理。落实特殊时期专项检查、标化工地、品质工程及环保文明施工等专项检查。深入推进设计标准化和精细化、施工标准化、质量通病治理专项行动,区内50万元以上的公路水运工程的监督覆盖率达到100%,竣工工程质量验收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牵头领导:张郁、王曦东,责任科室<单位>: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市交通综合执法队秀洲直属队,各镇、秀洲国家高新区)
(二)建设放心消费市场。依法规范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行为,创建5家巡游出租汽车行业放心消费单位。加强对汽车维修企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重点抓好源头整治、危废处置、技能比武等工作,创建3家维修和驾培企业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督促维修企业电子健康档案上传质量每月90分以上。对于机动车驾培监管服务平台抽查数据,人工研判率每天达到100%。到2021年底,辖区维修、驾培企业放心消费单位创建率达80%。(牵头领导:刘立伟,责任科室<单位>:机动车管理科、道路运输科,各镇)
(三)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助推城乡融合,优化调整班车、包车运力结构,推进辖区班线、包车客运以及巡游出租汽车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融合发展。提升辖区公交服务水平,实施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及市域公交一体化工作。优化全区公交线路,推动新建公交智慧候车亭14个,公共停车位1000个以上,积极推动ETC场景应用设施建设20套。优化提升高新区秀湖片区公交线网,开通1条公交线路。(牵头领导:刘立伟、裴云豪,责任科室<单位>:运输安全科、道路运输科,各镇)
(四)提升行业安全水平。统筹落实好行业三年安全专项行动,完善组织机制抓好各节点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协调推进治堵、维稳、反诈、反恐、平安巡防等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自然灾害交通运输保障应急预案和措施,深化推动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原则落地落实。建立交通运输行业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开展辖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安全等级动态评价,加强对“两客一危”、货运站场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开展“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持续推进“珍爱生命、铁拳护航”交通安全大会战交安基础设施提升专项活动,完成2处省级和市级事故多发点段整治和做好桥梁维护维修及专项验收工作。(牵头领导:张郁、刘立伟、裴云豪,责任科室<单位>:运输(应急)安全科、道路运输科、公路养护科、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市交通综合执法队秀洲直属队,各镇)
三、全力探索,数字赋能高等级的信用交通建设。
(一)着力完善交通行业市场信用体系。重点在交通工程建设、公路养护、质量检测、道路运输、维修驾培等交通市场领域,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积极完善日常监管平台的整治和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推进线上点对点和线下走访调研宣传动员工作,加快推动运输行业诚信建设。(牵头领导:张郁、刘立伟、裴云豪、王曦东,责任科室<单位>: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道路运输科、机动车管理科、公路养护科,市交通综合执法队秀洲直属队,各镇)
(二)着力探索工程管理新方法。完善交通工程监督管理服务办法,开展参建项目管理质量提升、通病治理等培训,不断提升参建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监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通过加强知识宣贯、业务培训、检查考核等方式对参建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运用好公路工程质量评定系统,通过联合招标、质量评定“互检制”、“三交底”制度等,有效推进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提高工程质监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落实。(牵头领导:张郁、王曦东,责任科室<单位>: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市交通综合执法队秀洲直属队,各镇、秀洲国家高新区)
(三)着力推进政府数字化改革工作。结合数字化改革各项工作推进,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数字政府系统、数字经济系统、数字社会系统和数字法治系统的建设,积极做好数据对接工作。打造“最多跑一次”升级版,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事项100%接入政务服务2.0平台,实现交通办事“跑零次”。深入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充分应用“浙政钉”、“浙里办”等移动办公平台实现全覆盖,力争网络办件率达到80%以上。(牵头领导:王曦东,责任科室:审批服务科)
(四)着力强化行业执法管理。加快推进货运源头单位计量称重设备检测数据接入超限运输治理监管平台,充分利用辖区交通运输综合信息监控平台加强动态监管,协调配合交通运输路政管理、治超执法、重点货运企业源头单位管理等工作。强化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巡查和督查,完善发现、反馈、处置和督查机制,协调推进交通道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深化“雷霆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协同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秀洲直属队开展危化危货、道路运输等交通综合执法工作,构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牵头领导:刘立伟、裴云豪,责任科室<单位>:运输(应急)安全科、道路运输科、公路养护科、综合协调科,市交通综合执法队秀洲直属队,各镇、秀洲国家高新区)
四、全线升级,统筹落实高标准的科技交通建设。
(一)实施大中修及桥梁改造。推进2020年县道大中修及桥梁改造加固项目工程验收及决算审计工作。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降低生产能耗,提高施工效率,实施国省道大中修7.5公里(G524常海线、S202乍王线),县道大中修14公里(X313洛油线、X309建汾线、X306新盛线),危桥改造3座。(牵头领导:张郁、裴云豪,责任科室<单位>:工程建设科、公路养护科,各镇)
(二)推进交通生态环保整治。推进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交通生态文明,协调推进行业固废存贮污染防治、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工作。建设高效、绿色、经济的内河码头,以积极推进海河联运运输模式为契机,完成全区4个公用码头布点规划。大力整治“低、小、散”码头企业,高标准开展码头环保设施整治提升,在2021年6月底前,推动大运河沿线内河码头100%完成环保准入手续。(牵头领导:裴云豪、王曦东,责任科室<单位>:法制宣传科、机动车管理科、综合协调科,市交通综合执法队秀洲直属队,各镇)
(三)开展农村公路桥梁普检。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在全市率先推广全区农村公路桥梁普检,印发《全区2021-2023年乡村公路、桥梁检测实施方案》,对全区农村公路约600座桥梁分三年实施检测。2021年度计划对全区农村公路850车道公里、桥梁300余座开展检测工作。全面掌握全区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科学制定落实养护计划,保障公路桥梁运营安全。(牵头领导:张郁、裴云豪,责任科室<单位>:工程建设科、公路养护科,各镇)
(四)推进科技治超。推进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不断扩大非现场治超和交通流量调查路网覆盖率,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公路养护科技能力,推进“机器换人”,实现全天候、全覆盖治超手段和交通流量调查。继续加大本年度科技管理投资力度,计划建设桐乡大道、洛油公路等12条非现场治超执法车道,增设新盛线、新杨线2条交通流量调查路线。完成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项目和交调设备验收工作,将桐乡大道打造为科技治超的样板路。(牵头领导:裴云豪,责任科室<单位>:公路养护科,市交通综合执法队秀洲直属队,各镇)
五、全面创建,纵深推进高质量的清廉交通建设
(一)着力夯实清廉交通思想基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全系统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活动开展,引导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营造“崇尚实干、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牵头领导:钱峰,责任科室:各科室<中心>)
(二)深入开展清廉机关行业建设。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紧扣清廉浙江建设目标,加快构建清廉交通体制机制,制定完善清廉交通建设方案措施。巩固深化“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成果,全力打造秀洲交通铁军,重点强化交通工程、综合运输、资金管理、行政审批、交通国企、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的清廉建设。整治防范清廉交通建设的廉政风险,构建交通行业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推进局系统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工作,有力支撑交通强省建设。(牵头领导:钱峰,责任科室:各科室<中心>)
(三)积极打造清廉交通文化阵地。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嘉兴人文精神、秀洲人文精神和秀洲交通精神,培育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导向。以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把清廉文化建设作为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秀洲交通党群服务中心与清廉小径打造为清廉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把“秀洲交通学堂”打造为清廉文化建设的主品牌。推进清廉文化上公路、进码头、入建设工地。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和交通运输行业行风为突破口,发挥“秀路畅”等机关服务品牌载体作用,深入开展机关单位“三服务”、党员干部“一编三定”、平安秀洲走访等活动。以引导干部职工廉洁自律为出发点,强化警示教育,警醒广大党员干部要警钟长鸣。大力弘扬“三牛”精神,挖掘培育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团队,推优评选“秀洲交通先锋”年度人物和先进集体。(牵头领导:钱峰,责任科室:各科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