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发布日期: 2021- 12- 10 14: 59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以来,嘉兴市乡村振兴工作呈现标准高、开局好、力度大、亮点多的良好态势。为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古塘村学习借鉴嘉兴经验精准发力:运用“小景区、大商业”理念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传统文化和新兴业态重新塑造七彩古塘,不仅实现了古塘村的蝶变,而且为王江泾镇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参考样板。
王江泾镇古塘村位于07省道西侧,东靠丝织科技园,南与范滩村、腾云村,北与西雁村相连接,区域面积2.75平方公里,水田面积2635亩,以农业为主,总户数453户,人口1750人,12个自然村,目前村班子人员5人,共有正式党员37名,村级经济收入181.56万元,经营性收入28.59万元,村级经常性收入142.35元。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荣誉主要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村庄、浙江省美育试点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
主要做法及成效:
1、引入优质业态 助力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振兴的“引爆点”。古塘村党支部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将嘉兴市百年老字号糕点品牌---“公泰和”研学基地,落户古塘村。届时前来游玩的游客,不仅能第一时间品尝到具有本土风味的糕点小吃,也能全程欣赏到各类糕点手工制作的全过程,甚至还可以自己动手进行体验下糕点的制作。
新型业态的加入,不仅使得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上升了一个台阶,也解决了村里部分闲置的劳动力。在党员户的带动下,湖心岛烧烤区域,土灶园灶头饭,各类民宿、农家乐也相应开展起来,如玉英民宿、雲顶农庄、严家大院、梦瑶生态农场等服务项目的开展,也助力着我村的乡村旅游,带来了客流,助力了古塘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2、推动产业转型,实现生活富裕
古塘村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做好西片“渔”文章,中片“米”文章,东片“精”品特色农业文章,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在原有印象古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市农科院示范产业基地落户我村的前提下,2020年引进了嘉兴是振勋农业有限公司,在原本粗狂型鱼塘养殖处建设荡汇上高标准钓鱼基地,结合3A级景区村庄,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着手打造“村+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变美丽资源为美丽经济。
鼓励农民转产转业,将农业生产“调优”、“调绿”,发展精品特色农业,同时引导农户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多维度、多举措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完善乡村养老、便民商业、医疗服务、物流设施等各项惠民举措,增强百姓生活幸福感。
3、发挥引领作用,推进乡村治理
古塘村乡村治理以党建为引领,以村民需求为出发点,坚持法治为纲、德治为魂、自治为本有效开展。
一方面从小微事化解了矛盾燃点,古塘村建立“小微权力清单”“监督责任清单”,根据“小微事马上办”要求,采取马上办、就近办、上门办等办事方式,小微事项在三天内完成答复,比如针对老年人办理公交卡、60周岁城乡居保人员办理退休等。2021年至今已累计办理400余件小微事,提高了办事效率,维系好干群关系,也在第一时间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也获得了村民的认可。
另一方面创新了“四色管理机制”保长效,依靠四色管理机制红色代表党员(党员联户组),橙色代表村民小组长(整治攻坚组),蓝色代表妇女小组长(美化提升组),紫色代表村民代表(运维监督组),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引导村民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中心工作。
乡村振兴火热的开端,为古塘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古塘村围绕乡村振兴总体目标,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焕新村容村貌,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实现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有机统一。
古塘村引入建设高标准钓鱼基地,助力乡村休闲游,带动周边餐饮农家乐
![]() |
嘉兴市百年老子号“公泰和”落户古塘村,也作为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
![]() |
积极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民宿,通过产业转型发展第三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