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寒凉,热情不减。为促进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教学理念,11月小学科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活动以“突显科学方法的课堂”为研究点,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探求“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教学。
前期在科学组全体教师的共同讨论下,选定课题为六年级教材第三单元第二课《斜面》。执教老师为蒋晓林老师、许清美老师。
11月11日,蒋晓林老师在603班执教三级教研课。蒋老师通过实际现象,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展开斜面作用实验的课堂流程。课上蒋老师安排了两个实验:一个是模拟古人搬运物体,一个是比较不用斜面和利用不同坡度斜面搬运物体的用力情况,全程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结论,让学生明白斜面能够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后,全体科学教师进行研讨,针对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发表各自的看法,肯定了本节课中所展现的亮点,同时也对课堂中存在的困惑与不足发表见解。
11月24日,许清美老师在604班执教二级教研课。许老师重视情境运用,利用“小秀一家从山上运水、运木材”等实际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引出主题。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自主实验,丰富课堂形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开展,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拓展环节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运用到斜面的工具或事例,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与研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教学与教研密不可分。小学科学组的全体教师将在教研之路上携手前行,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