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教育体育局 > 业务资讯 > 教育信息

聚焦运算能力,优化作业本使用
——记宋华良、徐晓靓名师工作室联合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 2021- 11- 02 15: 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区麟湖小学

10月26日,正值金秋好时节,宋华良、徐晓靓名师工作室2021年下半年第一次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在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运算能力的培养和作业本的使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省特级教师朱国荣,秀洲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书记王祖英,嘉兴市名师宋华良、徐晓靓及两个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新入职数学老师和部分浙师大的数学老师。

本次活动有三个议程:第一议程是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的市学带王金菊老师和来自闻川小学副校长阮江豪老师为大家展示了2节精彩份呈的数学课;第二议程是由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张丹婕老师和麟湖小学徐华老师带来了2个简短的观点报告;最后由省特级教师朱国荣老师对两节课和两个观点报告进行点评与专业引领。

第一节课由市学科带头王金菊老师带领301班的小朋友一起学习《笔算乘法》。王老师直接出示三个算式:16×3,16×4,16×5,让学生把想法记录在学习单上。依次从“口算、两层楼的竖式和一层楼的竖式”有条理的反馈,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在教学“两层楼”的竖式时,王老师充分借助小棒图,直观地帮助孩子们理解算理。特别抓住了“进位”的教学难点,呈现了“16乘一个数”三个有结构性的材料,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解决竖式中的进位问题。王老师有意识地整合了口算和笔算,还精选了作业本中的习题,其中999×□这道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将作业本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第二节课由闻川小学的副校长阮江豪老师带领406班的学生一起学习《除法》。阮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有关除法的知识,接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让学生自己选择信息提出一个关于除法的数学问题。这里阮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阮老师在教学这个环节(12个十÷3个十=4)时,提出了核心问题:为什么0抹掉了?最后辅以作业本中的练习题进行巩固。阮老师这节课也有意识地整合了口算和笔算,也将作业本的习题融入了课堂教学中。

接下来是两个简短的观点报告,张丹婕老师选取了作业本的其中一页,通过在新知学习时,夯实基础;在难点突破时,及时延伸;在拓展提高时,点拨思考三方面具体说一说“让课堂作业本回归课堂”。张老师的想法很深入、很具体。徐华老师从精选要题,融入课堂;研读难题,及时反馈;摘录错题,建立“错题集”三方面聊一聊“融入·反馈·集合:《作业本》使用中的思与行”,比较实在细致。

最后一个环节由朱特进行点评和专业引领。朱特关于作业本的使用提出了3个想法:1.备课之前或备课的时候,先先做好作业本和教材中的题;2.40分钟内除了新授课还要考虑练习部分做哪些题?先考虑做书本,再做作业本;3.课堂中对于作业本中的难题要有所渗透。同时,朱特还提出了“减负提质”的好方法:可以想一想如何将省测的题目化整为零,化到各个单元的教学中去,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最后,朱特对上午的两节课进行了专业的点评:朱特肯定了王老师和阮老师对于口算和笔算的整合思想,但是提出整合要适当,把握好整合的度。朱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难点,比如《除法》这节课,其实学生的难点是在:80÷20的商4写在哪里?朱特提出,只要把这个讲清楚,也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在朱特的点拨下发现:原来四上《除法》这节课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比如378÷58,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归根结底都是转化为想一想:37里面有几个6?也就回到了四上的《除法》。朱特最后总结:备课的根基是“研究教材定重点”!

半天的活动,大家都收获满满: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难点,尊重学生的想法;计算课要讲清楚算理,突破难点;课堂中要适当渗透作业本中的难题……朱特的点评发人深省,给与会的老师们指明了方向。不仅让上课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引发了听课老师们更多的思考。

                                                                                                      

                                               文:徐华 

                                                           图:徐晓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