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秀洲区徐如松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师齐聚梅里小学,举办“基于语文素养的课堂教学优化”研训活动。梅里小学副校长沈新兴、苟光鸿(挂职),教科室主任杨萍,教科室副主任郑亚婷,以及部分青年语文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上午,来自工作室的三位老师呈现了三堂精彩的研讨课。第一节由梅里小学程凯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课文《八角楼上》。程老师以“小小红色宣讲员”的海选为载体,设置了三道关卡,带领着学生回顾旧知、读懂文意、学写生字。他结合课文插图,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料,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感受井冈山革命时期毛主席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的艰苦,以及毛主席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第二节由王江泾实验学校钱微佳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课文《司马光》。钱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在教学中通过看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方式,注重兴趣培养。理读文言时,她用“谁”、“干什么”的板书分解课文,故事情节脉络一目了然。钱老师还利用《课堂作业本》上的练习,巩固词句间的停顿,落实“双减”,提升实效。第三节由印通小学张海佳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课文《太阳》。张老师从单元篇章页入手,引导学生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进行学习。她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知晓了本课是从太阳的特点和作用两方面进行介绍。本课作为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张老师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学习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介绍事物,当堂习作,内化方法。
下午,工作室全体成员开展了主题为“基于语文素养的课堂教学优化”的研训活动。首先由上课的三位老师分别进行说课,随后导师徐如松对这三堂课进行了点评。他指出了每节课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方向,并且分享了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提升语文素养、落实语言应用、关注课型和年段、形成文体意识、实现生本课堂。期间,工作室的其他成员相继发言,或提问,或评价,或争论,研修氛围十分浓厚。梅里小学副校长苟光鸿(挂职)也参与了这次研讨,并对三堂课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通过今天的研训活动,工作室的老师们获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把“提升语文素养,优化课堂教学”这件事牢记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