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工作部门 > 区教育体育局 > 业务资讯 > 教育信息

凝聚团队“和”力量,同课异构“润”课堂
--- 建设中学第三届“和润课堂”英语组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 2021- 11- 12 09: 3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秀洲区王店镇建设中学

为落实“双减”,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能;同时,增进教师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王店镇建设中学开展了第三届“和润课堂”专题研讨活动。在1025日到115日的两周时间内,英语组在七、八年级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活动。1111日,秀洲区教研员汤佩奇老师参加了英语组“和润课堂”展示后的研讨活动。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由四位上课老师苏毓琼、高蔚、周会、姚清结合自己上课的课件,对自己的这一堂课进行说课。高老师和苏老师上的是八年级上册Module5 Lao She Teahouse的第二单元,两位老师都抓住了When, What, Who, Where等几个要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主要框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都聚焦了茶馆文化不仅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在本节课中,对《茶馆》的文学价值和茶馆的社会价值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前期的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中都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和总结,并提出了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周老师和姚老师上的是七年级上册Module 3 My school的第二单元。对于起始年段的学生,两位老师都运用了图片,歌曲等直观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课堂,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同时,两位老师也布置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用介词描述同学的位子,最后描述自己的学校等。这一些设计都让学生有“用英语做事情”的成就感,并且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九年级的姚忆莲老师和柳婷老师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首先,姚老师对于八年级组的文本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文本分析。接着,姚老师从“进入文本--分析文本--深挖文本”三个步骤谈论了自己的一些观课所见。最后也提出了一些自己对于阅读课的思考与困惑。柳老师针对七年级的两堂课,分享了自己对于“如何上好一堂阅读课”的想法。并从整体性,层次性,全体性,实践性四个方面分别对课例进行了点评。同时柳老师也对阅读课不同阶段活动的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听完英语组成员的分享之后,汤老师首先肯定了英语组这次教研活动的开展。组内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分工,并且做了充分的准备。团队的和谐才有团队的共赢,有针对性的校本研训才能切实提高一个教研组的教学质量。接着,汤老师对于这次活动中使用的两篇文本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四堂课例作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我们要定位学情。对于学生知道什么和会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我们的单词教学要做得更高效,单词的呈现应该是“分层、分时段、分方式”的。最后,要用多种方法去突破教学难点,力求让学生弄清搞懂。

对于八年级的这堂课,汤老师指出老师们要对文本有精准的定位,才能理解文章的内涵。其次,在课前准备中要关注模块主题。要以“整体备课”的观念去理清整个模块的脉络。对于老师们在阅读输出活动设计上的疑问,汤老师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一个句子,只有把语言多样性训练落实在日常教学中,才能够让学生有更丰富的语言积累。

本次活动中,汤老师参与了老师们从磨课到课后研讨的整个过程中,为英语组的老师们解开了很多困惑,也让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想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会努力将这些想法一个个落地,让英语课堂润泽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见证每一个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