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初来,红未衰秋未减,伴随着秋日里的暖阳,近日,在浙师大秀洲附校微格教室进行了“聚焦拼音教学,夯实识字基础”专题研讨暨城乡学校共同体活动。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一件看似简单却非常复杂的事。《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如何让这些干巴无味的字母变成活泼有趣的小精灵展现在孩子面前?浙师大秀洲附校及磻溪教育集团八字小学的全体一年级语文老师连线参与课堂观摩及研讨。冯宇迪和唐婕婕两位老师根据低学段儿童身心的发展特点,对《b p m f》一课进行同课异构。
一、冯宇迪老师执教《b p m f》
教学中冯宇迪老师将拼教学音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b p m f”,她结合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踩在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平衡点上,将知识与趣味有效融合进行教学,提高了拼音教学的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管是在口腔的发音位置还是拼音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冯老师都能耐心地指导,更能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不断提醒学生易犯错的地方,带领学生创编儿歌。同时,与屏幕另一端八字小学的孩子一起诵读拼音、编读儿歌、问题对答等,让双方的孩子互动交流。
二、唐婕婕老师执教《b p m f》
第二节课,由唐婕婕老师执教。唐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她用形象的图片引入,让学生寻找图片中的秘密。同时,唐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物,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声母读音的体会,创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读准音,识记形。在巩固落实读音时,唐老师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开小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知识,记牢知识。
三、课后交流与研讨
两节课后,在低段语文教研组组长谢菊卫老师的主持下,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就一年级常规训练和拼音教学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对两位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亮点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又指出了宝贵的建议。冯宇迪和唐婕婕两位老师也对课堂进行了反思,骨干老师答疑解惑,倾囊相授。在研讨过程中,八字小学的老师也积极参与进来,隔屏相研,但热情不减。
通过本次共同体研修活动,两校老师更加清楚了拼音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我们要遵循汉语拼音的自身规律,专注儿童特点,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地指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并做好拼音教学的评价,为学生学会拼音、识记汉字、尽早阅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