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秋日暖意融融,磻溪的校园桂香浮动。10月27日,在这样一个万物美好的日子里,磻溪教育集团道德与法治组和英语组院校合作活动如期举行。德法组以“依照生活实情,提升生活实践能力”为主题,以课例探讨的形式开展。嘉兴教育学院师训处副处长、市品德教研员陆勤老师,区品德教研员张瑛老师,磻溪教育集团副校长姚菊萍以及集团任教道德与法治的老师们参加了本次活动。英语组以“单元主题引领下版块资源整合式阅读”为主题的院校合作专题教研活动。嘉兴市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姚彬老师以及集团内所有英语专职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德法组的周欣磊老师带领203班的孩子们走进《我们不乱扔》。周老师从学生的校园生活导入,在图片的对比交流中,引导学生感知干净的公共环境能让人身心愉悦,进而在情境活动、案例辨析中,引导学生理解保持公共环境的干净和整洁是一种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姚庆珠老师与505班的孩子们穿越历史,走进《美丽文字,民族瑰宝》。通过看人民币上的民族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文字的多样性。在辨识象形文字中,引导学生寻找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感受汉字的历史悠久。桃园校区陈棋佳老师与301班的孩子们共同走进《安全记心中》。陈老师从放学时校门口的交通问题等常见的生活安全素材入手,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安全教育。整堂课,陈老师细致、扎实,始终立足于“安全第一”,在点拨、引导中,启发学生深刻领会安全的重要性。
英语组八字校区的潘云慧老师为大家带了一堂五年级《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以“食物”为主题的读写课。潘老师通过欢快的歌曲和贴近同学的问答,巧妙地将课堂引向深入的阅读环节,在浓浓的阅读思索的氛围中,同学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了有效的发展。潘老师通过对单元主题和课型的牢牢把握,对学生课堂的密切关注,整堂课最终呈现出了活学多思、清晰明快的学习趣味。
随后,德法组和英语组分别在二楼会议室和三楼教工之家开展研讨。嘉兴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陆勤老师和秀洲区教研员张瑛老师为大家做了详尽的指导和专业的引领。陆老师指出,精准制定教学目标,聚焦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学,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充分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活动价值在哪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有主问题引领的意识,要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多给孩子一些思考的时间,在自主思考、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教材的解读上,要不断深入钻研,要关注儿童的生活实际,精准解读教材,精选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流程,让思政课堂润物细无声。张老师告诉老师们,在生活实践的勾连上,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情,找准学生的起点。同时要继续深入解读教材,把书读厚、读薄。
嘉兴市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姚彬老师为全体英语老师提出了专业的引领。她指出,教学设计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注重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新旧知识的区分等等,要让阅读能真正促动学生自身相关联的语篇体验与感悟。姚老师的点评紧扣着本堂课的设计,但在不经意间却又帮助老师们发现了优秀阅读课堂背后的规律,带给了老师们不一样的思考。 随后英语组还在“双减”背景下,进行了作业设计的研讨。本部的张咪老师和韩瑞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作业设计为大家分享了她们的创新思路,即从作业的实践性、拓展性、创造性维度来发现作业的不同类别,在保证基础内容的基础上,从能力发展层面给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姚老师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建议教研组老师要形成合力共同对此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
本次院校合作教研活动,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教研员和老师们共同聚焦课堂教学。“双减”政策给教学工作的开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在教研员的帮助下和学科组的努力下,我们一起聚焦问题,思考落实,通过团队的力量共同向优质化的课堂前进,努力实践新时代的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