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农户来电反映水稻红叶枯尖,根据我到田间现场查看分析,认为主要还是生理性的缺钾引起的,对于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到产量,而且会早衰。
水稻叶片出现红色,与土壤缺钾有关,也与根系吸收能力有关,进入孕穗期后,水稻对于营养需求大,更加容易出现缺钾等症状,如果加上长期积水等情况,根系黑根多,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及时活水灌田,不宜晒田过度,如果田间排水困难,需及时引流脱水。
这种缺钾性红叶,我们经常称之为赤枯病,可以及时补充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根系活跃,及时补充磷钾肥料和防治病虫害的农药一起喷施,可以选用99.7%磷酸二氢钾100克和苯甲丙环唑等来一起防治纹枯病、稻曲病,如果是稻瘟病严重区域,建议使用吡唑醚菌酯、三环唑等来防治病害,喷施99.7%磷酸二氢钾能够激活水稻活力,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减少水稻生理病害出现,叶面喷施是见效较快,效果较好。
水稻赤枯病一般在拔节孕穗期后发生较多,有些农户晒田过度,造成水稻根系受损,加上晒田后灌深水,就会加重根系的负担,一般来说,缺钾性黄化,一般在老叶出现较早。
对于出现出现黄化的,也可以撒施穗肥,一般一亩地使用5-7公斤氯化钾和2-3公斤尿素,能够对于水稻恢复有帮助。
另外,水稻赤枯病需和细菌性条斑病需区分,细菌性条斑病有淡黄色菌脓,水稻赤枯病没有菌脓,这两种病害防治方式截然不同,如果没有分清楚,很可能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水稻叶片早衰,主要在水稻生长期,表现出来的叶片黄化,光合作用下降的生理性衰退,水稻叶片早衰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对于出现早衰的水稻,积极采取一定措施,还是能补救的。
水稻叶片早衰原因:水稻早衰与品种有一定关系,更多还是与栽培管理有关,也与土壤盐渍、贫瘠、缺水等外界条件有关。水稻病害和虫害,造成水稻功能叶受损,也会影响水稻结实增产,近几年我们发现,水稻在生长期除草剂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后期早衰减产。水稻叶片早衰影响最大的是功能叶早衰,因为功能叶决定着水稻产量。
后期病虫防治:后期防治好卷叶虫和稻瘟病等病虫,这些病虫害可能伤及功能叶,卷叶虫预防可以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稻瘟病预防用三环唑。
合理灌水:水稻中后期遇到高温天气,适当灌水有利于减少高温热害,成熟期也可以采用“跑马水”方式,满足结实灌浆对于水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