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务专题 > 美丽城镇建设(已归档) > 特色亮点

智慧化打造出实招 高水平推进见实效
——秀洲开启美丽城镇建设加速度

发布日期: 2020- 06- 22 16: 58 信息来源: 区美丽城镇办 浏览次数:

秀洲区紧紧围绕“数字化智慧化”这一美丽城镇建设的新要求,坚持多用科技、多用数据、少用资源,补3大短板、挖2类特色、做5项精品,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科技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数字化水平,力争实现智慧化科技美化城镇、智慧化手段管理城镇、智慧化产业发展城镇的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新目标。

一、补短板,用智慧手段促全面提升

一是补治气短板,“人防+技防”让污染源无处“藏身”。秀洲区积极探索新的治气模式,通过科技化、精准化、纵深化创新治理模式,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打好治气硬仗。配备移动走航监测,将监测设备加装进汽车内,开着汽车在目标区域内实现巡航,监测设备则实时地采集、分析、计算出污染物的浓度,有效解决了倒查污染源困难,能够明确责任,目前,该移动车辆已在王江泾进行试用,补充数据。打造智慧监管平台,秀洲区积极安装升级秸秆禁烧、建筑工地扬尘监管、餐饮油烟在线监管等智慧管控平台,通过多种渠道从源头控制大气的污染,让在建项目美起来,让城镇环境“优起来”。无害处理餐厨臭气,通过负压收集、喷淋溶解、催化反应等系统处理,秀洲区成功破解了因餐厨垃圾腐烂而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餐厨垃圾臭气植物液洗涤净化处理项目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打赢蓝天保卫战”治气典型案例,目前,全区已配置除臭装置5套、新风系统4套、高压雾化除臭系统1套。除臭系统24小时运行,落实专人监管,同时每月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除臭设施及厂界废气检测,检测报告报送市生态环境局备案。

二是补分类短板,“移动网红车”让垃圾投放有源可寻。为了更好更深入推进垃圾分类,秀洲区国资公司秀宏集团从市场需求和民生关注点出发,最新研制了国内首辆移动式智能垃圾投放车。该车将网红车改装车垃圾车,装上了人脸识别等智能投放设施,具备了垃圾分类称重功能、人脸识别、线上APP、积分兑换、多媒体宣传服务、清洁、防雨、照明、监控等众多功能。同时,创新提出小区“撤桶并点” 1+N模式新做法,即在小区内设立1个“撤桶并点”垃圾房,并设置充电、清洗桶等功能,N代表可根据小区规模、入住数量等因素调整的移动式智能垃圾投放车的数量。该方案“撤桶并点”需建的垃圾房大大降低位置要求,可选择在居民影响小的小区角落,移动垃圾车可在投放时间出现在居民最为方便的投放点位,同时投放时段外驶离后不占用小区道路等场所,也不会因为环境问题影响周边居民,目前绿能公司已在新城街道景尚雅苑小区投放样车,新型垃圾投放方式获得了居民的好评。

三是补管理短板,智慧平台让城市管理无缝衔接。秀洲区智慧城管一期项目覆盖范围为秀洲区新城街道、高照街道和秀洲国家高新区,覆盖面积约24平方公里。共划分了160个网格,结合100个网格员,对9大类154项事项进行执法监管,同时采集了72432个城市部件结合三维建模,实现对城市体征的可视化监管。平台由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与高新区、公安、规划、秀源、秀宏等部门资源共享共用,并结合129个监控探头、21个违停抓拍探头、8个高空天眼及移动视频、手机终端等终端设备,充分运用平台“指挥、协调、监督、考核、服务”的功能,形成了实时监管、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全覆盖、无死角的城市管理新格局。通过智慧城管平台的实时监管,城市问题发现量日增长50%,平均处理时长缩短了30%。目前,五个镇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挖特色,抓管理创新提幸福指数

一是“大管家”机制全方位保障,实现“颜值”和“气质”双提升。2018年,秀洲区创新工作机制,决定由区国资公司以“大管家”的形式承担区域内小城镇的综合管理工作,而如今“大管家”工作机制也逐步成为一套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城镇综合管理养护新模式,由秀洲园林绿化公司总经理兼任负责人,配备具体负责的副总经理,招聘了绿化园林高级工程师职称的副总经理及其他绿化、市政方面的专业人才、专职巡查人员,聘请了驻镇养护师。同时,采用签订三方协议明确考核的方式作为第三方监督管理单位,提前介入项目养护管理工作,大大地提高了仍处于施工管养期的公园、绿地的管理成效。为了高效管理及项目推进,在项目招标阶段就明确考核要求,对各项目以日常暗查及定期明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考核办法执行,将每月考核情况公示告知,限定整改期限,以项目考核督促养护成效。另外大管家还积极依托“王店综管通APP”智慧化平台和微信端,将市政维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等日常管理中处理周期性较长的事件通过APP上报,做到巡查事件留痕化操作,将巡查时发现的即做即改事件通过微信工作群及时处理反馈,实现小城镇环境管理高效化运转。

二是“微网络”机制全范围延伸,实现“高效”和“全域”双深入。针对各镇不同问题,如外来人口多、乱堆物乱停车、文明行为意识不强等整治难题,秀洲区创新推出“党建引领+全域网格”治理模式。以洪合镇为例,该镇建立微网格333个,确定333位微网格长,每位微网格长联系10至30户居民。落实30万元奖励资金,确定微网格长星级测评标准,出台《洪合镇微网格长评星晋级激励机制》,推出微网格长《服务八条》等一系列机制,让微网格长实实在在发挥作用。实行双月度百分制考核,双月度考核分数在90分以上,且比例在50%以内,为一星级微网格长;累计全年3次被评为优秀的,为两星级微网格长;累计全年5次被评为优秀的,为三星级微网格长。通过该机制,健全网格组织、责任、评价、激励、保障五项机制”,全面构建“力量在网格下沉、资源在网格汇聚、任务在网格落实、问题在网格解决、情感在网格沉淀”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三、做精品,聚核心优势建产业高地

一是重点推进桃园数字小镇智慧产业升级。根据《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内容,编制2019年数字经济招商地图,优化招商资源配置,明确招商思路与定位,精准开展数字小镇招商选资工作。1-6月,桃园数字小镇共签约意向协议企业50家,合计总投资71.06亿元;其中已注册企业5家,合计总投资10.52亿元。包括智安街道、智慧公交、智慧农业、工业测试公共服务云平台、物联网高动态图像处理技术等项目。夯实小镇智慧产业基础,探索有效整合政府、社区和社会力量的智慧养老、智慧出行、智慧公交、智慧旅游、智慧教育等应用,构建丰富的智慧应用生态。

二是着力打造国际级智慧化北科建(嘉兴)创新园。园区定位于“互联网+”产业应用,主要承载嘉兴市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产业聚集、互联网技术应用展示、互联网商务交流的重要职能,重点建设互联网科技馆、跨境电商示范区、电商产业集群示范区、互联网+智能家居体验示范区、互联网+时尚产业展示区、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区、“黑科技”体验示范区、互联网医疗健康体验示范区、互联网+新材料应用展示区、互联网+新能源应用展示区等10大互联网应用示范区。计划用三年时间,逐步推进以“产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商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民生互联网应用示范”三大应用示范,搭建智慧园区应用成果示范点,打造区域信息网络经济发展引擎、构建国际级特色智慧园区。目前,智慧园区APP(智富汇)已全面上线,为园区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高效能服务。

三是加速培育面向长三角浙江经济开发区(智慧物流)。按照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园区围绕智慧园区创建目标,以立足嘉兴、辐射长三角,建设以培育智慧物流产业为主导,物流资源整合为核心、物流科技应用为支撑,数字化应用、现代化展示、智能化配送为特色的面向长三角宜业、宜居、宜游的智慧物流小镇。园区大力开展“互联网+物流”行动,搭建平台、项目推进,人才引进,着力构建“一中心、一平台、三基地”即构建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供应链集成总部中心、构建以数字化应用为特色的展示交易平台、构建以智慧物流为支撑的物流产业基地,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总部基地、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基地以及智慧物流科技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目前,以川山甲为代表的供应链管理产业、以顺丰为龙头的快递快运产业、以京东、可得为代表的电商产业、以未名公路港为聚集地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和以沃尔玛、DHL、中外运等为代表的区域配送产业日渐完善,各具特色、各显成效。

四是全面实施互联网+小镇智慧高地建设。王店智慧小镇以发展区域经济为向导,以打造“全国智慧小镇建设典范”为目标,以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为重要内容,通过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组建一个开放、动态、模块化、安全的小镇运行管理支撑体系,主要涵盖运行管理中心、数字城管、智慧警务、智慧水利、智慧水电、智慧园区、智慧停车、智慧路灯、智慧社区(健康小屋、智能环卫设施)和智慧教育,有效提升镇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和综合应用支撑能力,全面构建生态型智慧小镇。目前,完成了小镇综合运管平台的搭建,全面提升镇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和综合应用支撑能力。智慧供水、智慧垃圾桶智慧健康、智慧停车等便民服务应用落地,完成了对聚宝湾智能设备的对接,主要包括烟感、井盖、wifi探针等智能设施建设。

五是积极构筑网络时代下的宜居宜业生态圈。围绕智慧社区、智慧街道、智慧商圈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智慧化生态圈。2018年正式启用“嘉兴智慧新城”平台,运用新技术、打造新平台、激发新动能,推动新城街道向“精细街道”升级;建成了以“两库三端”(“两库”即:基础数据库、行为数据库,“三端”即:PC、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为一体的互联网+智慧街道综合平台,构建了包括社情民意、生活服务、社区资讯、社区活动、物业服务、生活服务、社区资讯、社区活动、民情民意、物业服务、社区商家、社区商家等在内的25个功能模块;做优做强“互联网+服务”,亚都社区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社区服务管理与现代智能化相结合,向居民提供包括办事指南、办事咨询、医保定点药店、交通路况、一键挪车、车辆救援、车辆年检、公交车、公共自行车等多达20几项的在线信息化生活服务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生活的便利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