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镇、街道 > 新塍镇 > 业务资讯 > 走进新塍

新塍镇举办“一粒米”农夫体验活动

发布日期: 2020- 06- 22 13: 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许建红

我们每天吃的大米是怎么种出来的?健康农产品又是怎样生产出来?6月20日,新塍镇举行了“一粒米,两条腿,三颗果子,四只脚,我当家”——润烽家园农夫体验活动。

上午9点,在万民村北部的润烽生态农场,来自市区的6个家庭共16名体验人员一个个身穿雨衣,赤脚踏进水田,在雨中开始了一场以家庭为单位的插秧赛。80后的小胡在外企工作,虽说是新塍本地人,但爸妈都在镇上工作,所以从小到大她自己都没下过田,这次她和妈妈、女儿一家三代一起来体验。“一起体会一下,种粮是怎么不容易的。”胡雯说。

而70后的孙女士就不一样了,在农村长大的她,不仅会下田插秧,还体会过父辈当年既收又种的“双抢”。“我觉得挺好的,让孩子来感受下,而且今天又下雨,让她感受到不是说下雨有些事就可以不做了,不上体育课,不用出去的,以前干农活下雨照样要出去啊,不干完这个没饭吃的呀。”孙琴芬告诉记者,现在带孩子一起来感受那个时候的辛苦,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

一个多小时下来,大家都略显疲惫,尤其是孩子们,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读二年级,都是第一次赤脚下田干农活,脸上、衣服上都沾上了泥巴,虽然有些许狼狈,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开心,这样的体验让孩子们感触颇深。“太辛苦了,以后吃饭不能浪费。”“终于体验了下妈妈小时候的生活。”孩子们的话发自肺腑。

在润烽农场,“一粒米”是指稻鳖米;“两条腿”有鸡和鸭;“三颗果子”是樱桃、葡萄、火龙果;“四只脚”是稻田鳖;“我当家”就是定制全年农产品的 “农夫制”,全程参与农业生产管理和实践,勤勤恳恳劳动,明明白白享用。“今天这个体验活动,有个不同点,因为一般的水稻田就种水稻而种水稻,而在我们这个田里种的是水稻,不过水稻下面沟沟里养的是甲鱼,所以种的规格要求跟其他又不一样,它是种得比较稀的,这样有利于甲鱼爬来爬去活动。”新塍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高级农业师郝永祥,这个田里水稻和甲鱼共生,不用农药、化肥和饲料,收割的大米就是生态的稻鳖米,养殖的甲鱼便是稻田鳖。

新塍镇现在正在向大众推广“一粒米”故事,就是从种子发芽、育苗到插秧,再到管理、收割,最后碾成米的全程展示。目的是践行“生态、安全、可控”的农产品生产管理,宣传健康食品安全理念,倡导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现场,农夫家长孙琴芬听说可全程参与稻鳖米生产管理,非常乐意,她表示大人和孩子可一起去了解下,一个健康的食品需要经过多少道辛辛苦苦的程序,才能到我们的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