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19岁的帕巴学来自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巴西乡,春节后,他和4名同乡一起,免费搭乘秀洲区组织的飞机外出打工。在杭州下飞机后,秀洲区相关人员专程来到机场将他们接回即将就业的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到公司后,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就业培训,安排了工作岗位,并以老带新的方式让他们尽快适应这边的工作和生活。”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5名若尔盖员工适应良好。
战“疫”不松懈,战“贫”不马虎。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经济社会运行节奏。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秀洲区持之以恒坚持做好对口帮扶工作,采用各种新形式、新渠道加强与对口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协同发展,确保“两手抓、两战赢”。
3月12日,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举行。由秀洲区医疗系统筹集的支援若尔盖县抗疫物资在经过简短的仪式后通过物流等形式运往若尔盖县。“我们希望两地携手共克时艰,共同谱写出动人的战‘疫’篇章。”秀洲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疫情期间,秀洲—若尔盖医护人员守望相助,共同抗击疫情。两地医生通过手机微信、电话等形式,互相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同步组织培训,学习教学视频,互相提供远程技术指导,进行疑难病例联合会诊。
医疗互帮互助见真情,教育互联互通建友谊。疫情期间,秀洲—若尔盖东西部教育扶贫工作不仅未曾停歇,反而更加紧密。通过教育资源互通、特色资源共享、微信推送互学、网络教研互补四大行动,秀洲区助力若尔盖县对口学校“停课不停学”。
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与若尔盖县占哇乡中心校是结对帮扶学校。疫情期间,占哇乡中心校的孩子学习状况如何?两地学校及时进行沟通,并达成了微课分享、书信传情、云端教研和爱心筑梦等四项结对措施。
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将本校的语文、英语、美术、心理四门学科教师亲自制作的微课分享给了占哇乡中心校。当地教师及时将这些微课资料分享在班级群中,学生们通过手机观看着这些有影像、声音、例题及板书的微课,仿佛置身于真实课堂之中。
与此同时,王店镇建设中心小学还在学生中征集《给若尔盖小朋友的一封信》,收到信件200余篇。信件中,有的学生用朴实的话语介绍了疫情期间的学习生活状况,有的学生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自己想要做白衣天使的志向,还有的学生发出邀请欢迎若尔盖小朋友前来游玩。学校精心挑选了40封信通过电子邮箱寄给了占哇乡中心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和若尔盖县阿西乡中心校也是结对帮扶学校。疫情发生后,学校不仅通过家委会向结对学校送去了防护物资,还进行了线上教育资源、特色活动资源的共享。同时,秀洲区教育系统还向若尔盖县31所结对学校捐赠了防护物资。
就业、医疗、教育,持之以恒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的秀洲区,不仅将目光聚焦在对口支援的若尔盖县,更将温暖挥洒向更多需要帮扶的地区。为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秀洲区包机包列包车接返外省市新老员工。同时,还组织“跨省招工小组”,兵分多路前往云南、四川、贵州等地进行定点招聘。截至3月10日,秀洲区4个招工小组已与外省市成功签订5份劳务合作协议,与多地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共招引4658名员工返岗就业,其中老员工2256人,新员工240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