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区政府有关部门 > 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其它信息 > 学习借鉴

创新服务模式 惠农利农助增收

发布日期: 2020- 12- 28 14: 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区供销社

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供销合作社扎实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作,坚持为农服务初心,创新为农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效果。

创新服务

助力农业项目建设

正余供销合作社根据区供销合作社、正余镇政府的工作要求,围绕正余镇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设,积极参与正余镇推进农药零差率配供、废弃包装物(农膜)回收处置工作。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海门区正余供销合作社打造了较为合理、适用的配供网络,设立农药零差率配供点3个,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及废旧农膜回收站2个,全镇17个村都设立回收点,由海门区正余供销合作社、镇农业服务中心指导和配合配供点(回收站)进行标准化建设。通过规范运行,正余镇的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和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1-11月份农药零差率配供额75256元;全镇回收农药瓶165948只、农药针剂8170只、农药袋144528只、废旧农膜27484斤,废旧农膜回收率85%以上,为农民增产、增收,农村环境改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提档升级

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海门区正余供销合作社注重推进为农综合服务社(中心)提档升级,从拓展服务领域、充实服务内容、提升形象等方面提档升级综合服务社2家,即正余镇三合村综合服务社、四甲镇闸南村综合服务社。为迎接省市评审验收,正余供销合作社更新制作了综合服务社的主标牌、更新了服务项目标牌,组织机构、服务承诺等制度制作上墙;对综合服务社内外环境进行了整治,保持环境美形象新;更新了货架、柜台、遮阳棚等设施;扩大了“两超”(生活资料超市、生产资料超市)营业面积,增加了“两超”经营品种;完善了庄稼医院,推进了网点信息化改造、拓展了服务项目,为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社区综合服务,着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

转型升级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海门区正余供销合作社联合海门区福顺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办了在正余镇新岸村新型合作农场举办的智能农机装备暨犁深翻耕现场演示活动、智能化水稻收割翻耕现场会活动。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智能化水平,贯彻落实省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的要求,正余供销合作社与正余镇政府联合创建的海门区福新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海门区福顺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购置了无人插秧机、无人收割机、无人拖拉机、无人植保机四种无人农机设备,实现农业种植从播种、植保到收割全过程无人化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正余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对壮大村集体经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岸村1000亩的稻麦轮作基地,预计今年亩产量能达到1200到1300斤,村集体收入将增收50万元。

海门区正余供销合作社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立身之本,紧扣系统实际和综合改革主线,积极探索新的为农服务模式,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农民丰产增收,让供销合作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