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镇、街道 > 油车港镇 > 魅力油车港 > 油车港故事
索引号:330411JD090000/2019-138774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油车港镇
生成日期:2019-09-04 09:36:36 文号: 来源:李同章
麒麟送子
发布日期: 2019- 09- 04 09: 36 浏览次数:
 唐朝年间,钱家港(现栖真村)有户人家,主人徐善生,娶妻俞氏,夫妻同庚,为人老实,常做善。家有良田12亩,养一头水牛,雇一少年牧牛,农忙季节雇些短工,平时靠自己耕作,年复一年积累不少,在村坊里算得上是有钱人家。应该说这户人家过得不错,但烦恼的是徐妻42岁无生育子女,日盼夜盼要生育子女。

唐开元六年(718年),徐善生发现家里的牛肚子逐渐变大,以为得了毛病,叫人治疗,可牛医诊断说是怀上小牛了。他半信半疑,心里想未交配还能生子?时隔五个月,有牧童报说牛立不起、走不动,可能病倒了。善生连忙赶到牛棚,看到牛尾有粘液和血水,喊道:“牛真的产小牛了!”不到一刻钟,母牛大吼一声产下了小牛。徐善生当作宝贝,用布清理血液,定睛细看,这头小牛头如龙、尾如牛、只生独角,毛纹彩色,只觉奇怪。小牧童奔走相告,围观者众多,议论纷纷。有一见过世面的老者说:“看上去像麒麟。”小牛长至半年,确似麒麟,而且腹部毛色变黄,与古代传说的神兽不差一二。牛为啥生育麒麟,众说纷纭,有说妖怪投胎,是不祥之兆;有说麒麟在世,是世出圣人,等等。最后还是那老者说出因果:“传说牛产麒麟,是牛与龙交配的结果。”徐善生恍然大悟道:“是有这么一回事。”他回忆去年六月初六,牛牵在千亩荡滩水中避暑。午后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狂风大起,善生刚要去牵牛回棚,远远望去,似一条龙与牛搏斗,可一眨眼这龙无影无踪。后一想,是我眼花缭乱,走到牛旁,无一点迹象,故从未告诉过任何人。

徐善生夫妇对小麒麟捧为珍宝,似养育小孩一样培育成长。三年后,它长成活灵活现的一头神兽,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庄稼,跟随母牛四处游荡,最独爱的是在南官荡、千亩荡一带活动。当时一些文人用“麒麟呈祥”写了不少故事,于是就有了“麟湖”的来历。从这个时期起,千亩荡、南官荡统称麟湖了。周围地方又更名为“麟瑞乡”。

麒麟长至5岁,一日与主人徐善生不告而别,忽然失踪了。徐家人寻找数日,不见踪影,气得徐妻得了一场大病。徐妻俞氏病愈后,觉得自己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实际是怀孕了。几个月后,生了一子,徐家人激动得流下了泪水。亲朋好友得知善生产了个“老来子”,同来庆贺,大家都说“麒麟送子”。为纪念麒麟,小孩的名字就叫“徐琳”。传说徐琳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做了大官。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一高僧叫宝月大师,云游至麟瑞乡丁安荡畔,即现在的栖真寺旧址时,他认为“地广境幽、绝无尘迹,足以栖真养道”,于是在此建庵,以弘扬佛法。宝月大师也成为栖真寺的开山祖师。时隔十余年,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根据当时境况,有一诗人概括为“麟湖八景”,即“湖塘春涨,田涛盈秋,曲港菱歌,苜蓿夕照,远村烟霭,官荡赏荷,栖真晚钟,麟湖月色。”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下江南期间游览嘉兴南湖,正好是南湖菱旺采季节。

皇帝叫人采一桶菱带回宫中,后来要到“一宿庵”过夜,途经麟湖,发现麟湖面大而种菱少,忙叫手下将桶里的老菱抛入湖中。下一年麟湖长出了一小片菱秧,到采集时,发现原来有角的菱变成了无角,当地人称“元宝菱”。再后来繁殖菱种,元宝菱流传至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