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镇、街道 > 油车港镇 > 魅力油车港 > 油车港故事
索引号:330411JD090000/2019-13877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油车港镇
生成日期:2019-09-11 文号: 来源:孙福忠
麒麟送宝
发布日期: 2019- 09- 11 09: 44 浏览次数:

油车港境内的栖真与池湾的东南面有个千亩荡,千亩荡因它的面积一千余亩而得名。千亩荡又有东千亩和西千亩之分,西千亩完全在油车港境内,东千亩的一部分在嘉善和杨庙的交界处,大部分面积也在油车港境内。两个荡相隔不到100米。在栖真的东南部还有一个南官荡,面积有三千余亩,和南官荡只有一圩之隔的北部还有个北官荡,北官荡比南官荡面积略小。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泽国,气候温和宜人,空气清新湿润,水碧绿澄清,湖荡的四周种植着像围墙似的芦苇,湖荡的浅水处种植着菱荇和莲藕。每年夏秋之际菱花暗香,荷花鲜艳,鱼翔浅底,微波荡漾。湖面上归帆片片,水鸟成群,风景十分秀丽。因此自明代起这里就有麟湖八景的说法,它们是:湖塘春涨,余亩盈秋,石井归帆,净莲夕照,雪溪渔唱,淡沧烟霭,水云月色,栖真晚钟,美丽的景色惹来了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东西千亩荡的另一个名字叫麟湖,为什么要叫它麟湖呢? 

相传在唐朝年间,栖真池湾那边有个地方叫东南圩。东南圩有户人家,主人姓屠,世代务农。有一天,他们家的老水牛生了一头奇异的牛崽,这头小牛崽的身体形状倒是和普通水牛差不多,圆滚滚的身子,长着四条十分健壮的腿,可是它身上长的不是牛毛,而是和鱼鳞一样的龙鳞。头上的牛角也不像水牛角那样弯弯的,而是斜着向上,而且还生出几个分叉小角,和龙角一模一样。它的尾巴也和传说中的龙尾巴一样,又长又大。屠家的水牛生了这样牛不像牛,龙不像龙的怪物,轰动了四邻八村大家都来观看,但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后来来了一位走方道士,看了以后说:“这叫麒麟,是龙和牛共同生的一种神兽。这是一种吉祥之物,哪个地方有了这种神兽,就给那个地方带来了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这个地方后来就叫麟瑞乡,近代又改名麟禔乡。麟瑞乡自从出了麒麟以后,就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地方上的百姓也十分安康,生活富裕。 

再说这小麒麟长得很快,不到一年就比老水牛大了一倍多,而且力大无穷。来去呼风唤雨,神出鬼没。这麒麟特别喜欢到东西千亩荡里去游水,在水里能住几天几夜,不会淹死。起初它在水中过了一段时间,便又来到屠家,看望它的妈妈和主人,后来它就不再回家,脱离了屠家的管束,在荡里逍遥自在。麒麟为了报答屠家的养育之恩,屠家后代不但有人做了大官而且成为池湾一代首富。这神兽麒麟,有时它厌东西千亩荡太小,就飞到了南官荡,南官荡比东西千亩荡大得多,麒麟就感到更加自由自在了。    

由于麟湖一带地广景幽,绝无尘迹,足可栖真养道。到了宋代开宝二年,即公元969年,有个高僧叫宝月大师,云游到了麟湖一带,在麟湖的东北部,也就是现在的栖真小集镇的西边,搭建了一个茅篷,住在里面,并且到处化缘积钱,终于在这里建造了一座规模相当大的寺院,并取名为栖真禅寺,简称栖真寺。这栖真寺造得规模宏大气势庄严,很快成了嘉兴一带的名寺,前来参拜的香客络绎不绝。在栖真寺没有建造之前,这里没有小集镇,栖真寺建造之后,由于香客来往繁多,有人便在寺东开了几家店铺,让过往的香客购买物品,或者住宿,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集镇,小集镇以寺得名,就叫栖真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简称栖真。 

栖真寺建造的地方,实在是块风水宝地,寺前有条小河,名叫青龙港,直通麟湖。寺前河边的东西两侧有两座小石桥,东面一座叫迎思桥,西面一座叫福慧桥。两桥东西走向,两桥下各有一条小河,在寺北汇合,环抱寺院,叫护寺河。所以栖真寺的地形被人们称作为纱帽形,像一顶大官所戴的乌纱帽,而两边的小石桥正好比纱帽两边的耳扇,为此后来有一位相风水的术士,看了后感叹地说:“如果这里建造的不是寺庙,而是一般人家的住宅,这家人家的后代必定能出头名状元。”也有人说,这个地方本是龙脉,如果不建造寺庙,定会出皇帝的。  

自建成栖真寺之后,许多有道高僧陆续来这里传道讲经,所以栖真寺的香火十分兴旺,规模越建越大,先后又增建了地藏殿、阎王殿、斗母殿等,并装饰了众多佛像,寺前二株明代种植的银杏树高大挺拔,更增添了栖真寺的威严。到了清代,栖真寺已成了江南闻名的宝刹。更因为有了麟湖八景的优美环境,前来烧香和游玩的人很多,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曾到栖真寺游玩。那天乾隆皇帝的龙船停在王江泾一宿庵,自己扮作一个富商模样,带了三名太监,扮作随从,雇一条小游船到了栖真寺,上午到栖真寺进香,游览了栖真寺大雄宝殿和玉佛殿,下午便乘小游船到麟湖游玩。其时正是八月金秋季节,是菱角上市的时候。湖面上许多采菱女子,穿着蓝印花布衣裳,坐在扁圆形的菱桶内,像鸳鸯戏水一般在湖中游,两手娴熟地把采摘的鲜菱往菱桶里放。 

“菱要哇!刚采的新鲜嫩菱要哇——”一老者划着一叶小舟,划到乾隆的游船旁,吆喝着。乾隆一看刚采摘的菱果然鲜嫩可爱,便命小太监买了一斤,在麟湖内洗了洗,就坐在船板上吃菱。当时的菱角生有四只尖角,十分锋利,乾隆又是第一次吃菱,不懂吃菱的窍门,不小心嘴巴被菱角刺了一下,十分疼痛。乾隆皱着眉头十分不快,吓得二个太监不知如何是好。只听乾隆自说自话道:“菱肉虽然好吃,可惜有刺。”说着命太监把余下的菱角全部倒入了湖中,并且说:“明年长出来的菱角不能再有角了。”大概是皇帝金口人王吧!说也奇怪,第二年秋天这个地方生出来的菱就完全没有角了,圆圆的既不刺手,也不刺嘴。菱农们把这些菱全部当做种子,以后这里生长的菱全部成为无角菱。后来这种无角菱传到嘉兴南湖里,很受消费者欢迎,直销全国各地,大家把这种菱叫南湖菱。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种菱的原产地却是麟湖。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乾隆在麟湖内游览了几个景点,有些疲倦了,游船便停在一荷塘边休息。初秋的荷塘内荷叶倒还是十分青翠茂盛,可是荷花却谢了,结成一个个圆圆的莲蓬,像一个个娃娃的圆脸蛋向着游人微笑。乾隆倒也觉得十分有趣。  

突然一片乌云飞来,遮住了偏西的太阳。一阵微风过后,竟然下起雨来,乾隆乘坐的游船本有篷帐遮挡,风雨淋不到身上。乾隆放眼雨中麟湖,白茫茫的一片,烟波浩淼,片片帆船,驶向港湾避雨,只有那些采菱的女子披着蓑衣,戴着箬帽,仍然在雨中采菱。远近船旁的荷塘内,雨水滴在荷叶上,发出叮咚的悦耳声音。乾隆觉得这又是一番别具风韵的美景。常言道,秋雨随风去。不一刻,风吹云散,天空又放晴了,太阳从云层中发出万道金光,微风吹得湖面上水波金光粼粼。这时东边的天空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好像一座环形的仙桥,挂在麟湖上空,美妙无比。乾隆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美丽的景色,不禁龙颜大悦。然而就在这时船头边的水面上突然跳起一只怪物,似牛不像牛似龙又不是龙,直向游船上扑来,乾隆一见吓得魂不附体,大叫一声:“快来救我。”那怪物又大又特别,几个太监见了也无能为力。不过还好,那怪物并不爬上船来,只在空中飞舞不停,口中衔着一个新鲜的莲蓬并把它丢在船的平齐上,又钻入水中不见了。太监连忙把乾隆叫醒,连连说:“不要紧了,不要紧了,那怪物钻回水中去了。”在船艄上的艄公是一个有点年纪了也见多识广的人。他也曾听说麟湖中有一神兽麒麟的事,经常在湖上显灵,拯救风雨中遇难的船只。刚才这一幕他又看在眼里,就对乾隆说:“客官不要害怕,听说麟湖中有一只神兽麒麟经常显灵,他是吉祥之物,不伤生灵,倒是经常拯救湖中遇难的百姓,船只。今天麒麟显灵,送来了莲蓬果,莲蓬也是吉祥之物,你想,佛祖住的地方,莲台,莲座,都用莲花构成,那莲花又叫荷花,寓意和谐,和合。因此今日麒麟送宝客官真是洪福齐天,今后定能富贵一生,官运亨通。”这船家本是读书人出身,又能说会道,一席奉承话,说得乾隆转惊为喜。这一天乾隆玩得十分尽兴,直到下午申时,才命船家回王江泾一宿庵过夜。 

湖上游船遇麒麟送宝一事,很快在麟湖一带传得沸沸扬扬。人们添油加醋,说得神乎其神又十分惊险。不过大家却都不知道(包括那个老艄公)船中坐的竟是乾隆皇帝,人们只知道那是一位富商,贵人。然而,麒麟送宝的故事后来却成了这一地方的民俗活动。 

每年春节,麟湖一带的农户,为了庆贺丰收,家家户户都要做很多的年糖糕。一是为了祭祀祖先,二是为了自家吃和馈赠亲友,三是为了施舍给比他们更穷的人。麟湖上的渔民,大多没有田地,生活也比较困难,他们过年做不起年糖糕,只好去向农户讨要,讨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空手讨要,另一种是交换。渔民们在春节前就用红纸做好许多蚕花,在春节的年初一到年初三,就挨家挨户去送蚕花,预祝农户们今年养蚕能蚕花廿四成。因为养蚕也是这里农户的一项重要收入。农户们也就高兴地拿了自家做的糖年糕回报。还有一些更加聪明的渔民,他们不做蚕花,而是用竹篾扎成麒麟的形状,再糊上彩纸,披上红绸。从年初一到年初三进行活动,其中一人把麒麟架在肩,因为是纸竹扎成的,很轻,手里捧着一个大元宝,到农户家门前作送元宝。另外一起来的几人则敲着锣鼓,唱着恭喜发财的吉利歌谣,这样农户们回报的年糕当然更多了。这叫做麒麟送宝。如果他们知道这里有人家讨了媳妇,三五年没有生小孩,或者只生了个女孩没有男孩,于是麒麟送的就不是元宝,而是一个男泥塑娃娃。这又叫麒麟送子,盼望生个男孩的人家看见麒麟送子来了十分高兴,不但糖年糕加倍相送,条件好的还要送个红包哩。这麒麟送宝的民俗活动直到解放初还十分盛行,后来才慢慢地消失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