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今年以来,我区农业经济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按照区委区政府“1331”工作总要求,突出“项目攻坚推进年”和“营商环境建设年”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田园新秀洲升级版,有效促进全区农业经济稳健运行。
一、总体情况
一季度,秀洲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4亿元,可比增长2.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3亿元,可比增长1.9%。产值与增加值增速皆处于全市第2位。
根据农业产值分项构成来看,我区农业产值构成分布以种植业(农业)为主导,渔业为重要补充,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和林业为辅。五项构成呈“四升一降”态势,牧业、渔业、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较上年都有所增长,而种植业略有下降。
二、主要特点
(一)经济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从秀洲区经济作物种植品种来看,几大种植结构呈现此消彼涨的态势。
1、花卉苗木快速增长,果用瓜下降明显。秀洲区目前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11万亩,同比增长16.9%。其中花卉种植面积增长3.9%,苗木种植面积增长18.9%。秀洲区花卉苗木种植有一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整治,绿化苗木和花卉的需求量增加,种植花卉苗木的趋势呈增长态势。果用瓜作为秀洲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一直是果业类的主打产品。一季度全区果用瓜同比下降41.5%,原因是因为种植西瓜需要每年土地轮换,有部分承包大户退出承包去别的县市区种植。
2、蔬菜和中草药材种植略有下降。全区春播蔬菜面积5.1万亩,同比下降3.1%,基本保持稳定。春播中草药材1336亩,较上年同期减少17.2%,虽然面积有所下降,但是具体品种有所调整,例如价值量较高的藏红花等中草药材有扩大种植的趋势。
3、受多种原因影响,油菜种植连年下降。油菜种植则是受收割成本持续上涨和利润不断降低影响,规模户种植意愿不太高,全区春季播种面积0.89万亩,同比下降19.4%,这也是继2002年以来,秀洲区油料作物连续18年连年下降。
(二)畜牧业各类饲养有增有降,总体趋稳略增
1、生猪饲养保持稳定。秀洲区目前只有两家企业从事生猪养殖,目前养殖量与出栏量也比较稳定。一季度末生猪存栏0.31万头,同比下降0.4%;生猪出栏0.20万头,同比增长12.7%。
2、牛存栏稳中有升,羊饲养量下降明显。一季度末全区牛存栏1149头,同比增长9.5%,秀洲区目前牛饲养主要以奶牛为主。一季度末羊存栏1.91万只,同比下降13.3%,出栏1.04万只,同比下降11.1%。主要还是受收购价格涨幅较慢、经济效益低,大户和农户养殖积极性下降。
3、家禽存栏略有下降,兔饲养保持稳定。一季度末全区家禽存栏57.40万羽,同比下降2.5%,出栏38.59万羽,同比增长5.6%。一季度末全区兔存栏3657只,同比增长0.9%,出栏1793只,同比下降9.1%,目前秀洲区养兔主要是以散户为主。
(三)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市场运行平稳。开年以来全区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市场运行平稳,供给充足,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提质增效亮点纷呈。从渔业部门得到资料,一季度全区水产品总产量9291吨,同比增长4.4%。其中捕捞产量78吨,变动幅度不大;养殖产量9213吨,同比增长4.2%。增长得益于设施化养殖水平的提高使得产量提升,并且近年来种养结合在秀洲区得到有效推广,养殖形势较好,病害少,产量稳步增长。一季度时跨新年,水产品单价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名特优水产价格指数高是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四)特色种养殖情况。秀洲区对于农业特色种养殖,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中草药材、水果业、畜牧业和其他农作物都有较为丰富且高价值的优良品种。
一季度从全区38家特色规模户和农业企业数据显示,实现特色种养殖产值2300余万元,实现产值是上年同期的1.8倍,主要品种涉及铁皮石斛、蛇毒、精品苗木和特色家禽等。
三、建议
1、以制度为抓手推动统计规范向基层延伸。农业统计有别于其他专业统计,是由村统计员通过询问种养殖规模户和各组小组长统计得到相关数据。一方面我们将不断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提升村级统计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建议对种养殖规模户和村小组长建立制度规范,提升农业统计数据质量。
2、挖掘农业潜力空间,重视特色种养殖产业。秀洲区特色种养殖基础较好,且特色种养殖产生的附加值也高。建议还是要加强品牌建设,结合目前的“绿秀洲”品牌,打造秀洲区特色种养殖的金名片。帮助农业企业和规模户拓宽销售渠道,搭建农产品产销平台,使得好货不愁卖,吸引更多的规模户和农户加入特色种养殖的行列中来,从而带动秀洲区农业种养殖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提升。